蓝月亮
Blue Moon,蓝月终曲(台)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主演:伊桑·霍克,玛格丽特·库里,鲍比·坎纳瓦尔,安德鲁·斯科特,西蒙·德兰尼,约翰·多兰,帕特里克·肯尼迪,乔纳·利斯,伊雷恩·奥德怀尔,艾斯林·奥马拉,基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爱尔兰语言:英语年份:2025
简介:1943年3月31日晚,在传奇性的萨尔迪酒吧里,著名的歌词作家洛伦茨·哈特独自面对着他破碎的自信心。就在同一时刻,他的前合作伙伴理查德·罗杰斯却正在庆祝他们昔日合作的延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音乐剧《俄克拉荷马!》的盛大首演。详细 >
不喜欢这个人物,太白太男了,但又为他感到尴尬,无所适从和悲凉。在小场景内完成整个故事,伊桑霍克好会演,神态太灵活了。给人一种也能搬到舞台上的感觉
@SFF2025
虽然一直有人在说话,但大部分时候只是larry和他的一众捧哏。大概是故意设计吧,以至于Larry一遍又一遍地问,你在听吗?在夜晚的前半段,听众们好像都是他的extra,而后半段看到即将青史留名的搭档,淡绿眼眸里找不到自己的伊丽莎白,他是不是意识到自己才是那个extra,但他还是说个不停,好像多说几句俏皮话就不会那么孤独心碎,说实话,看得我很难受。
25.2.18 柏林
一如既往的林克莱特电影风格。被主角的演技折服,是一场比小丑更像小丑的诗篇。
really not a fan of this type 而且太sad了我都可怜老头了,一直在期待换场景结果还是无止境的对话……但是演得很好,可以get到小幽默
100分钟完美且引人入胜的英文听力,有限的空间里几乎是ethan hawke的独角戏舞台剧
但我就喜欢看伊桑霍克嘴巴嘚吧嘚嚼呢
我不知道为什么难过,只是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短短100分钟便能看到musical史上一颗巨星的陨落,终其一生不过就是在追求极美这一纯粹的概念,美人,悦耳的旋律还有浪漫壮丽的故事,他想象自己是伟岸的马可波罗,用字句踏上征途,最后拜倒于爱人的石榴裙下。但却在现实里一杯又一杯地写上一首情歌把自己埋葬。伊桑霍克的表演太动人了,而玛格丽特的美却很现代和激烈,二者的化学反应完全在靠老戏骨一人推动,让这个上佳的舞台剧少了一些灵魂。
舞台剧的拍法来拍百老汇传奇,剧作与表演都是一流,林克莱特拍得也非常迷人,不过感觉Margret Qualley对于这个角色来说还是过于现代了
Fun fact: 音乐剧汉密尔顿的常驻剧院就是Richard Rogers剧场。
在局限的时间与空间中,故事通过长段对白展开,人物关系与复杂情感被精巧的隐喻层层剥开。偶尔会觉得它的视野过于收紧、世界略显封闭,但它依然在幽默与伤感之间找到了动人的平衡。Ethan Hawke 的表演令人惊艳。
1、伊桑霍克起起伏伏这么多年(指选片),还能抽冷子让人感慨“好能演!”,好演员就有这种让人反复爱上他的硬实力。论本部中的表演,游刃自如,信手拈来,将人物的处境心境细腻细剖至赤裸裸血淋淋,影帝级别。2、很久没看到这么扎实的单一空间室内戏了,很适合改成舞台剧(虽然舞台剧会失掉不少特写细节)。3、柏林电影节发布会前就安排了一个媒体场,大爆满,头一次只能坐到二楼山顶去了。从时不时的全场哄笑就能看出整体观影体验极好,随后发布会第一个记者提问的“哇哦”赞赏也是大多数人的心声,bravo!
下午一点场加上话剧式的无英文字幕电影实在是催眠良药,但伊桑霍克的表现能让每个快睡着或已经睡着的人重新振奋精神
有点无聊的电影,可能放到剧院里演会更合适。台词雕琢得很匠气,演得中规中矩吧。
#11046。75th Berlinale-最佳配角。基本就是一部酒吧单一场景的舞台剧或者real time film,伊桑霍克演得很用力,也确乎把这个既自大又自卑,既天才又loser的音乐剧史上的重要人物演得挺到位(但我觉着还是太过用力了)。不过没有英字实在是……硬听完全听不懂里面那么多机锋和引用,这必须得看中字加注释并补一堆课才行。另外查了一下传记……LH不是性少数群体吗?片中完全没有往这方面塑造啊!1948年的传记片《Words and Music》就是按舔狗拍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没看出来?
1943年,美国音乐剧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俄克拉荷马!》首演之夜,洛伦兹·哈特该如何面对前搭档理查德·罗杰斯的人生辉煌?林克莱特选取这样一个微妙时间节点,来展现因性取向遭受严重迫害、因长相而深感无奈的才子哈特的人生境遇。全片置景和台词都做了舞台化的设计,在伊桑·霍克近乎完美的表演中,用最暖和诙谐的语调道出哈特的抱憾终生。
#Berlinale75#很喜欢本片的表现形式:描写一个传奇作词人,但并不流水账式地聚焦他的创作过程,也不为了突出他的某种精神品质去从他的平生里精心挑选素材,而是仅仅截取了不到两小时的他不间断地与周围人交流的片段,展示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类而非名人形象。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这不到两小时的了解,你仿佛能想象出他此前一路来的创作和生活历程,包括他为何成功为何讨人喜爱,又为何落寞和悲伤。伊桑霍克饰演的主角和他本人形象反差很大,其举止言谈的风格虽然是外放浮夸的,却精准传达出了诸如自大要强、敏感嫉妒、孤独落寞等细腻的情绪变化和细节。如开头引述的别人对主人公的两条描述——所有人都觉得他很有趣,但他又是最悲伤的,影片截取的段落和演员的表演不偏不倚地将这两点表现了出来。我会把今年的主角奖投给他。
#Berlinale75 归来仍是话痨片
舞台剧式的结构和表演,宁愿把他当书读,影像上没有被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