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听这个名字就大概猜到是讲悬疑的当我看完电影之后 原来是讲一个女孩怎么跟自己和解的过程看完脑子里一下就想到了 躁郁症 还有她所以我特别能理解 女主那种说不想给别人添堵都那种感觉 当我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内心深处都声音会 跳出来跟我们说话 拷问自己的不开心的事情 给我们无限的焦虑 尤其是在小时候原生家庭不是特别好的时候 这种东西会一遍遍的在脑海里重复 永远也走不出来这其实就是抑郁的前兆 也是主要原因观众说什么平行世界 我觉得导演也并不是想表达这个 因为我们永远也站不到 那些受伤人的 角度去考虑问题 他们其实不想这样 可是在脑海中这些记忆会迫使你去想它 去循环它 不过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吧 很近没看文艺片了 总的来说还是很棒的 比我们认知中的文艺片多了一丝剧情挺有共鸣的。
我和马海坐在舞台上,我说着角色最落魄的词,说完台词,导演没有喊停,我环顾了一圈舞台和观众席,空旷的,寂静的,阴森的,突然就联想到很多年前在小剧场演出,人头攒动,笑声,哭声,掌声……落魄的情景让我一下就失控了……这是剧本里没有的,导演什么时候喊停也不记得了,因此就有了那几秒的情绪镜头,感谢导演留下了这一段长镜头~
在年末看到一场有坚持、有层次的电影,感觉很治愈。
平行世界与心理迷宫,如果用类型片的方法来拍,都可以很好看。
但张翀导演任性地按自己的想法走,一开场女主长时间沉默劳作的镜头,中间《4:48的精神崩溃》独白,以及真的跑到马达加斯加去拍。
可能很多人不喜欢这种“文艺范”,佛山地区的排片少得可怜,下周每天只有一场,距我三十多公里外,还不如去广州方便。
我个人倒是很喜欢这种主动完成拼图的观影过程,连线互动时导演几次提到心理现实主义,但俗气的我还是愿意做现实主义解读。
我觉得这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一个人为自己死了,自己却过着毫无价值的人生,辜负了牺牲者,这是自己的过错,应该要为此担责,所以羞愧、所以让牺牲者重现,追讨并杀死自己。
我还特别愿意把师父理解为解开女主心结的动因,师父是第一个和女主说话的人,师父说鹿因为长相不好会自闭,给她留下“年终奖”,把鹿走失的原因揽在自己身上,这些,都打破了女主“心墙”。
也是在师父第二天出现后,女主真正走出了院子,开始寻找真实记忆,也找回了等待原谅的父亲。
王紫逸还挺帅的,两重故事里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刘陆爆发力好强,不愧是演过孟京辉戏剧的演员,她在《吉祥如意》里的表演也让我印象深刻。
如果下周末有排片,就去二刷,毕竟我错过了开头两分钟。
很喜欢电影第四面墙的故事结构和叙事手法,精巧高级,环环相扣,反转频出,虽然没有大明星,但演员演技在线,好评!
其实无论真假,我们的心里都可以有平行时空,遗憾的事,难忘的人,都放在那里。
而在当下我们在自己可感受的时空里,只需行好事,幸福快乐,快意余生,这或许就是“破墙”相见的意义,
很值得深思和学习的一个电影。
人人心中都有伤痛,要学会从伤痛中走出来,这部影片从一开始的平行世界到后来剧情一步步发展,事情被慢慢揭晓,女主的痛苦也慢慢揭示在我们面前,从最后女主骑摩托车我能感觉到她的情绪还有她在痛苦中的挣扎一步一步,演员的演技也很好。
不愧是舞台剧出身的老师们,从运镜到音效,从色彩到剧本,无一不让人觉得触动心扉。
马海: 多么简单而又朗朗上口的名字,我情不自禁地叫了一遍又一遍,虽然你一直都没有出现。
我有一万个理由把你忘了,年纪太小,时间太久,事出突然,与我无关。
而死亡不仅是黑暗的永夜,还是无法翻越的大山,它横亘在心里,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无休无尽,终难负荷,所以你能试着原谅我吗,我也曾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这个永远不会有答案的问题。
我曾一度忘了你。
我残忍吗?
你无怨无悔地做了那么多,竟只得到这个结果,你又做错了什么!
公平在哪里?
正义在哪里?
让你年纪轻轻就离开,断绝了以后生活里无限种可能。
纵然我再冥想,那缤纷多彩的种种,终究只停留在梦中。
而再拼命遗忘,也并不能改变事实静静地停留在那里。
它看着我奔跑,跳跃,转圈,抓狂。
却什么都没有做,只是静静地看着,看着我企图给它蒙上各式各样的衣裳,静静地等着,等着我有天停下来,转过头走上前来,亲手撕开自己做的伪装。
马海,你到我的梦中我的脑海,是受我邀请,还是不请自来。
当我听到你说你不后悔时,我哭了,当我听到你说唯一的可能就是你死了,我哭了。
你是因为我想听到才这样说对吗?
如果你不来,是还在生我的气吗?
如果你走了那么多年还会出现,是对我的不能释然放心不下,还是气愤于我的不周我的努力遗忘,我翻遍世上的学问,终究无法求证。
马海,如果我终于鼓起勇气看着你,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焚几柱清香还是烧很多纸钱。
我好羡慕那些不相信鬼神来世的人,还有那些对此特别相信的人,我总在摇摆,晃得累到自己无力思考。
死亡太残忍了。
没有好好告别的更是。
它让其他的人世之苦看起来都不算什么,或者是我已麻木,疼痛而不自知。
只是马海,当我终于鼓起勇气看着你,对你说出那么多年被忽略的最简单的几个字,对不起,谢谢你。
无论是否能量守恒灵魂常在,我都一样虔诚地说出心底最真实的想法,还有,我想念你了,无论是否天人永隔灰飞烟灭,我都一样虔诚地送出最好的祝福。
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与自己和解,我常常觉得那是向生活妥协的美化,可是只有当直面你的离开,直面自己的感受时,我才觉得拧转多年的心,突然踏实了下来。
走在一个人朝圣的路上,喧嚣的往事一幕幕旋转沉淀,竟然听到许多以前听不到的声音,看到以前看不到的画面,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大抵如此吧,才知道世界原来是真的只是一个人眼中的世界。
马海,谢谢你。
你用宝贵的生命,帮我开启了穿越苦难之后的人生大门,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却也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走吧,到天涯海角,亦或是街头小巷,走到有天倒下,也许就是相聚之时。
影片开头时看到这个养鹿女孩儿的生活还挺羡慕的,毕竟当下的这个都市社会能与大自然动物生活好像也是现在极少能体验到的。
再来说说人物关系,马海来找刘陆到底是想帮她唤起记忆?
还是说刘陆自己迷失的那段记忆呢?!
我越发看的认真仔细了,慢慢开始跟着剧情的推进分析。
这到底是平行交错的时空里 还是丢失记忆的那个幻象中呢?
环环相扣,虚和实两条线进出转换自由,编剧导演给到的一些小细节能看得出寓意深长,演员表达的情感也是很真实的生活状态。
其实,我们都要面对和释怀过去那个种种不同的自己,能找到真实的自己是个不容易的事儿!!!
特别喜欢编剧导演安排的一些小细节,这些在生活中也能反映出自己的内心状态!
非常棒!
这不是什么大明星的电影,但却能让人刻骨铭心!!!
一部很值得回票价的电影!
优秀!!!
看电影之前心里已经有了一个预期,不同于商业片,文艺片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气质,看了也确实是这种感觉。
电影开场的几分钟,镜头跟着女主一直在鹿场忙活,很久很久没有一句对白,不得不赞一下女主刘陆的演技,听说刘陆为了这部戏,在鹿场待了很久,也付出了很多。
导演还透露,这部电影原本女主的名字是刘鹿,现在电影中女主改成了演员原名刘陆,其实是巧合,或许也是演员刘陆与这部电影的不解之缘吧。
看完电影,我对马达加斯加充满了期待,电影最后拍的马达加斯加太阳映着面包树的镜头真的太美了,希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看那儿的戈壁、雨林、面包树大道。
电影本身主要讲了女主和自己和解的故事,与过去的经历和解、与失败的婚姻和解、与碌碌无为的一生和解,教堂和马达加斯加的那一段,我的理解是女主想去实现自我救赎,最后也成功得到了救赎、找回了自我。
这部影片的意义很深刻,值得细细品味。
电影中解释了什么是第四面墙,映后导演也解释了第四面墙,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
我的理解是,在人生这个舞台上,面前是台前的三面墙,而第四面墙是矗立在自己心里的,女主经历了不好的事情,她主观上想忘却,也确实如自己所想,她按着心里所想改写了自己经历的所有不好的事情,但是随着年岁增长,她慢慢醒悟想要找回自己,慢慢接受现实,慢慢面对过去自己的内疚,重新出发,在去马达加斯加的一路上实现自我救赎。
映后刘陆在VCR中表达自己对这部电影的喜爱,现在,看了这部电影以后,《第四面墙》成功地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一部文艺片,刘陆也成为了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女演员。
在现在这种市场下文艺片不太讨喜,但是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值得细品的作品,希望它能收获不错的口碑和票房。
现实与幻想的颠倒重组,风光镜头的拍摄很像前不久看的《无依之地》,导演们似乎有意模仿一些国外佳作。
故事切入慢,起初以为有疤的女主所在为现实,无疤的女主所在为男主脑中构想之平行世界。
平行世界的讲述设置在舞台上,主角相对而坐,回忆往事,故事逐渐明晰。
前一种可能,男主救女主却误伤之,没坐牢,二人因此心生芥蒂,女主拒绝男主的爱意;第二种可能,男主捅死混混,坐牢,女主害怕被牵连没有说出真相,男主出狱后二人形同陌路,男主由爱生恨复仇。
导演们试图打开第四面墙,让观众在男主的叙述中寻求还原真相,最终给出一个令人意外的真相:男主自己被捅死,女主沉浸负罪伤痛中无法自拔,沉浸在幻想中,男主的出现和以上两种可能都是女主试图挽回悲剧的潜意识流。
前面插入的女主在戈壁、雨林、草原独自旅行的片段,暗示了她才是一直在自我救赎的那个人。
逃走的那只鹿,就是挣脱痛苦囚笼的女主自己。
希望马达加斯加的风光足以抚平女主的伤口,否则在这药厂里养鹿不是办法,拌饲料那里肉眼可见的生疏。
近日看了电影《第四面墙》,非常感慨,虽然整体呈现稍有遗憾,但是故事非常不错,要表达的思想直击人的灵魂。
女主刘陆是一名梅花鹿饲养员,终日与鹿为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的老同学马海等了她很多年,可是刘陆一直放不下过去,放不下脸上那道疤。
说起这道疤的由来,正是本部影片平行世界的交叉点。
刘陆小时候被小流氓围住,同学马海挺身而出,本意拿刀去捅小流氓,不想被刘陆拦下,纠缠之间不小心伤了刘陆并在她脸上留了一道疤。
刘陆一直想,如果自己没有这道疤,生活应该会比现在幸福很多吧。
不想马海却见到了那个在平行世界里没有疤的刘陆。
这个刘陆结婚然后离婚,大年夜还见不到自己的孩子;热爱舞蹈话剧却没有在舞台上发光发热,沦落在旅游公司业务人员商场里跳舞拉客户,生活也没比带疤的刘陆好多少。
影片里提到了刘陆演的一部话剧《第四面墙》。
平行空间里的马海问刘陆,什么是第四面墙。
刘陆告诉马海,舞台有三面墙,第四面墙是一道无形的墙,隔在演员和观众之间。
观众看到的是舞台上的演员,演员看到的舞台下的观众,这两者也从未走进彼此的生活。
其实,这第四面墙也隔在带疤的刘陆和不带疤的刘陆之间。
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总是后悔,总是懊恼,如果当时事情不是这样,或许自己的人生或许会大不一样,会比现在好很多吧。
就像影片中的刘陆,听马海描述平行空间中的刘陆,脸上没疤也居然把生活过成那样您,刚开始还感到非常诧异。
人们常常说,如果我小的时候好好学习,或许就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如果我那时候勇敢一点,或许就抓住了爱情。
但事实是,即使你小时候好好学习,也未必找到一份工作;即使你那时候勇敢一点,也未必会得到爱情,抑或是即使得到爱情也未必过得幸福。
活在当下,活在这个空间,珍惜眼前人。
没有或许,只有现在,这样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
那个……你们三个把日子过好比啥都强
这反转真好玩,emma stone这次演活了巧舌如簧的女企业家,可真能说啊
@LV 4星半好喜欢,在影院看cult 片确实很爽;很欣赏这个结尾和配乐,在“一惊一乍”和“颇有新意”中找到一个不错的平衡。石头姐太强了不愧是外星人!!
电影甚至不如海报好看,诡异邪典片。前半段愤愤然之捉alien小组是无能狂怒的烂白男,且深深怀疑导演有施虐狂借电影满足自己的性癖。。。结尾反转实属搞笑,说服力欠缺及设定草率,好像非要给人一个错愕的转折。外星人的未来和非人感都不太足,飞船更像是横店影楼凑出来的五毛特效。(最后人类死光了也挺好的,配乐加一星)(感谢H赠票!!!感谢hkust)
比预想的好很多,其实较长一部分都觉得只值两星,但从艾玛斯通的那段话开始内容极度舒适,片尾字幕的环境声胜过一切的片尾音乐,很巧妙的运用。兰斯莫斯用他的影像风格成功地使其情节的可讨论性不再存在,聪明人、蠢人、有钱人、穷人、好人、坏人,这些都不重要,反转不再有意义,而他,或者说我们,期待的是结局的必然。比较遗憾的点是美术风格丧失了一些特点。这才是比poorthing更值得最佳女主角的存在。
套路的反套路
导演风格依旧显著到让人瞠目结舌,被导演调教的石头姐也非常夺目。话题度完全是满分的,风格完全是独特出彩的。但是,一些本真的东西在这一系列里越来越缺少,作为观众来说其实是越来越需要的。如果还有下一部,希望没有。
美国平民与上层阶级的矛盾已不是党派斗争、阶级立场、贫富差距可以解释的了,她或他各活各的,可当矛盾引爆时的行事动机和心理曲线变化却如出一辙。你疯魔,我成活。兰斯莫斯的改编完全融入怪奇细胞,凭一个韩国科幻故事的蓝本直捣欧美的政治心脏,相较其近年几部作品更加诡异惊悚、血腥暴力。Cult级别的科幻变奏,令人捧腹又不寒而栗。艾玛·斯通、杰西·普莱蒙两个活脱脱的戏疯子,与兰斯莫斯的视听体系日渐完美适配。
在除了片名、导演和女主演的名字之外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去看了这部电影 观影体验五星
4.5, 绝对是兰斯莫斯迄今最佳,格局与风度兼备,张力与荒诞齐飞。作为当今风格化最鲜明的作者导演这家伙真的一直在进步,对峙戏每一场的内部递进和结构叠加都非常可信,功力太强了。
Everywhere Goodluck babe
#LeVieDelCinema 2025【💣】狗改不了吃屎的零星电影。结尾?恐怕是最容易预测的“反转”,又或者说“反转”与否,存在任何价值吗?
七分,观感介于善良的种类和可怜的东西之间。最后的revelation和展开不太喜欢,如果是人斗人或许讽刺意味和现实性都会更强一些。有点类似Conclave,结局荒诞到底反而让观众出戏。
蜜蜂衰亡预示灾祸临头,化学阉割将极端展露无疑,我们的世界沦为千疮百孔的蜂巢,蜂群崩溃,异端入侵。缺席的父亲导致遭遇性侵,瘾君子的母亲灌输仇恨的思想,扭曲的自我,无力的当下,于是抗拒一切声音思想,咒骂一切制度流派,拥抱虚无。抓捕外星人以期世界得以拯救,自己是救世主,实则是敲钟人,一个因为崩溃,幻想中的未来岌岌可危,遂吞枪自尽,一个因为愚蠢,亲手毒死自己母亲,本有机会面见造物主,却因为自己的炸药人头落地,地球最终得以拯救,因为人类实在无药可救,泡沫破碎,一键清除,蜜蜂再次振翅……癫狂但易懂,可惜前半部分谈话略显冗长,结尾的死亡蒙太奇很凄美:有的人心脏停跳,但流水线还在滚动,有的人死在墓前,与地下亡灵相逢,有的人死时高潮,有的人死在尘埃,恐龙骨架下,议事大厅里,欢愉时,祷告时,一切停摆,地球寂静
BIFF30 无英字有点影响理解,尤其是最后石头姐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外星语我是真的没办法了…等片源出来再看一遍吧。多种意义上看得有些折磨,兰斯莫斯这部配乐用的交响乐在cgv imax看真的是震耳欲聋(但后半段确实很有效),章节过渡地球倒计时也一惊一乍;观感和可怜的东西类似,总有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其实内核是个简单的故事,看完反而好奇韩国原版是什么样的。结局和前面发生的一切相比,也显得有些普通无趣。(饿着肚子看的,看完身体心理都在颤抖..但还是很高兴可以在影院看这部)
走出影院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 竟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好像进入了兰斯莫斯的电影...
无论你喜不喜欢这部电影,你都必须承认emma stone的表演一直在进化。
Lanthimos真的太聪明了 拍了一部左派和右派看了都拍手叫好 到最后都觉得自己赢了的片子 牛逼!
欢迎来到怀疑论/认识论/科学哲学/传播学101......导演非常用力的一篇。
最后15分钟太妙了啊呀喜欢就是很好的戏弄观众的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