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千户和尤莉登上一层又一层,只是期待她们能在食物时间中争取每一秒的生命。
我又与她们何尝不是一样的呢。
每一日的生命都是无法回头的,正如她们无法再次踏上的高塔。
将每一秒当成最后来过,到底还算是乐观还是悲观呢。
也许千户和尤莉可能未成想过,因为光是“活下去”就要付出最大的努力了。
希望我们在2023年之后能更好,在这未知的世界里一路前行。
不错的动画,致郁又治愈。
变成废墟的城市,一片灰暗。
死气沉沉还有些恐怖。
两个少女,一辆车。
在这城市里漫无目的的行驶,她们需要食物和燃料供给。
从一个补给点到另一个补给点。
这是是一段充满未知的旅途,或许死亡就在前面,但是不能留在原地,食物有限,必须出发。
重复吃饭,补给,睡觉的日常。
绝望如影随形 ,但人总是可以赋予生命无限的意义。
只要活着,在没有死亡之前,依旧可以用温暖又荒凉的态度来感知这一切。
看这两小只在残垣断壁里前行的时候有些莫名心疼。
失去了亲人只剩彼此。
她们更懂得生存的意味。
她们会为未来担忧,但更会为生活的小惊喜满足,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
小千理性机智,懂很多知识又会修理东西。
但是心思细腻以至于有时候会陷入绝境,怀疑生命的意义。
而尤,刚开始觉得是个没有脑子又懒又差劲的朋友,第一集的时候因为一条巧克力拿枪威胁了小千,明明可以一人一半,最后一个人吃了巧克力。
可是越到后面觉得尤是很可靠的朋友。
小千有恐高症,有一次在高处的铁架上行驶时,铁架突然开始崩塌,小千害怕得不知所措的时候,尤果断的加油门,让两个人在架子塌之前,安全走完那段路。
还有尤明明想吃鱼想的不行,却会在大块头机器毁灭鱼箱的时候挺身而出,想用炸药炸大块头机器救鱼 。
会为一条鱼活下去的机会而勇敢争取的尤非常可爱。
而且在小千失去信心勇气的时候,也是她一直加油打气。
这两个人的组合安排得很棒。
关于致郁,大概是一成不变的黑灰色调。
还有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的残忍。
战争残留的痕迹,废墟荒芜的城市。
遇到的两个人类同伴都遭遇不幸:将所画地图视为生命意义的金泽在意外里失去了他所有的图纸。
想要造飞机去上层城市看看的石井,驾驶的飞机刚刚触碰天空就开始解体。
以为付出了就应该理所当然的收获成功。
但现实往往很残酷。
求死不成的金泽在巧克力的鼓励下又重新开始自己的画图誓言。
而石井在坠机的刹那成功用降落伞逃身,也平静的接受飘往下层城市。
我不愿意接受只剩下小千和尤 她们两个人类的事实。
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想象金泽,石井在继续着自己得使命和意义,甚至可以隐隐期待他们美梦成真的一天。
这是一部向内探索的动画,对不同个体,会有不同解读。
总之值得一看。
最后,如果在b站上看,请关弹幕食用,因为弹幕也会致郁。
生命里永恒不变的告别
像森林的街道
只剩一个人的金泽
石井坠机以后
残酷的现实
我们现在拥有的,她们无法想象的生活
写于2020.10.26我知道这部番是因为画风像来自深渊,都是子供向的画风所以豆瓣会关联,再加上9.3比深渊都还高的评分就更让我好奇了。
不过当时没有立即看是因为名字太平平无奇,光看名字我完全不懂它要讲什么。
来自深渊 (2017)9.12017 / 日本 / 动画 奇幻 / 小岛正幸 饭野慎也 垪和等 工藤利春 森贤 / 富田美忧 伊濑茉莉也最近补的JOJO又实在不能满足我,我就在7.3的深夜开始看了。
当整个世界只剩下两个人了,你还会选择活下去吗?
或者说,你会选择怎么活?
当生存都变得极其困难,当人类文明消失殆尽,你的存在还有你的行为还是否有意义?
这当然不是作者想探讨的核心话题,但是它一开始就直接摆在你的面前了,让你没有办法逃避。
事实上在这部只有短短12集的作品里作者蕴含了大量的哲学问题。
十二集,十二个围绕着人性深处和现世我们自古至今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整部作品其实处处都充满了绝望,看过这部番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绝望,这种绝望比任何一部反乌托邦的作品还要绝望,因为这就是一部走向死亡、注定死亡的作品。
但我认为作者并不仅仅,或者说,不是主要,让我们看到绝望,作者真的超级温柔,他创造出了很多希望,而这些都被我们忽视掉了。
他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两个主角身上,还有另外两个路人,也就是人身上,而不是物质世界。
这个世界是绝望的,但是他对人类充满了希望。
1. 作者笔下的世界是绝望的,毋庸置疑,但是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从两个主角身上感到绝望,她们很容易满足,吃雪、吃死鱼、洗个澡这些就能让她们非常满足。
她们并不是不知道绝望。
“和绝望好好相处下去吧”这是尤莉说的话,尤莉从一开始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是她自始至终都很淡然。
甚至到了最后注定死亡,仍然乐天般地说出“先睡一觉,明天再说吧”2. 作者设定的是两个主角,而不是一个。
当这个世界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是真正真正最绝望的时候,就像是自己快要死了但是周围没有一个人在你旁边的时候。
但是作者让她们互相陪伴彼此,互相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她们两个相处的镜头,你甚至都感受不到绝望。
这比只有自己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仁慈多了。
3. 世界上最后的两个路人。
他们无一例外都在这个末日中寻找意义,一个继承伴侣的遗志疯狂画地图,一个要成为地球上最后一名造出飞机的飞行员,飞到遥远的地方。
但是他们都失败了,他们一个失去了所有的地图,一个坠机,都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
一个没有口粮,打算“仅凭一张腿,能走多远呢”,一个一无所有掉到了最底层,要重新往上爬,尽管我们内心都知道他们必死无疑,但是他们都没有直接寻思,作者也很温柔地没有告诉我们他们的结局。
只要我们没有看到他们的尸体,他们就永远活着(虽然对于没看懂的人是这样,但是作者暗示他们已经被吃掉了)4. 日记、书籍。
5. 爷爷给了两个孩子在末日活下去的目标:爬到最上层去。
与其说是给两个孩子的目标,不如说是给我们所有人的希望。
也许对于她们来说,旅途的终点本身不是目标,活着也不是目标,我不知道目标到底是什么,但在整个旅途中对于她们来说,目标到底是什么已经完全不重要了。
前进本身就是一种意义,一种人类的本能,或者更重要的是,有人陪在身边,前进就好。
不过是否是真的作者温柔还是用希望反衬绝望,这是个人理解的问题,我说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
整部作品最神的地方动漫没有做出来(看来制作方也不忍心做出来啊,做出来真的真的哭死TAT),但是如果看完漫画才觉得更神更加冲塔。
这个地方就是结尾。
一部作品成败的一瞬就是在结尾。
如果到达最上层是难民营,是正在重建家园的人类,甚至是极乐世界,这就会变成典型的套路,那么这部作品就不会这么神,甚至一切都会变得索然无味。
从逻辑上来说,作者让她们到达最上层已经非常开挂了,如果再来个大团圆喜庆一下不仅会变成开挂番还与整部作品的气质极其违和,也完全无法传达到作者的気持ち。
但是动漫的结尾也还不错。
区别就是漫画的结尾更绝望。
不管是哪一种,死亡本身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重要的根本不是活着,而且你是否在死之前找到了活着的意义,是否有一个东西比活着还更加重要。
而她们在死之前都已经找到了那个比活着更重要的东西。
结尾可以说是既是绝望的,也是充满希望的。
这是一部向死而生的作品,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
绝望只是对于人来说,人类的终结,始终都是以人自己为坐标以自己为丈量的尺度,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它本身不存在绝望,有没有人它仍然是那样,过几百年,几万年,仍然不会有多大的变化。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希望是永恒的。
看过这部番的人都能get到作者寄予在这部作品中的反战思想,但怎样才算一部成功的反战作品?
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当时看完这部番我第一反应就是,好想让全世界都看到这部番,因为我相信如果看过,就一点都不会想要战争了。
它没有浓墨重彩地写战争本身,只有在一些穿插的情节里和最后一集的相机记录出现了几分钟,你在这样一个反战作品里看不到血流江河甚至一丁点血,看不到任何断足断手,看不到任何尸体,但整个死气沉沉的钢筋废城、随处可见的兵器、足以灭城的战争机器、极端的恶劣天气、没有任何活物、两个少女对幸福生活的“幻想”片段、本来这个年纪应该在家里躺着穿好看的衣服、去受教育、有爸爸妈妈的照顾但却只能吃雪、吃死鱼、到处搜刮军粮来维持生命、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着冷静。
甚至那些看似美好的镜头你的心都会在隐隐作痛。
啊啊啊啊现在想起来好多情节就超级难过好想哭。。。
本人作为萌系/日常/轻百合爱好者,这次算是挖到宝了。
《少女终末旅行》(以下称为《终末》)让我看到了该类型番的一种新的可能,即废萌日常与严肃主题的融合。
首先,如果一定要从大类划分的话,《少女终末旅行》依然带有“萌系”“少女”“日常”“轻百合”的标签,这一大类以芳文社作品为代表,多年来已趋于成熟,难有惊喜但输出稳定,哪个猛男不喜欢简单的萌妹贴贴呢?个人心中该类型的一个巅峰是《轻音少女》《日常》和《摇曳露营》,他们把舒缓的节奏,充实的少女感和简单的生活哲学这些猛男番所追求的内容在审美疲劳的极限之下表现到极致。
类型的成熟使《终末》的下限稳定,而上限凭观众的解读能力而定,空间极大。
《终末》做到了用复杂程度最低的日常形式去承载一个更加深奥晦涩的主题,用网友的话讲,就是萌与哲学的结合。
业界标准长度的十二集里,末世题材的常见要素几乎都得到了展现,废土、BDO、生存、战争、信仰、人性、自然、死亡等等。
这些主题是深奥甚至艰涩的,但《终末》没有使用命题作文式的集中研讨或者晦涩的隐喻象征,而是以小见大,把这些“大”的命题化于“小”的日常中。
如第一回,尤莉和千户在废弃的飞机中找到了食物,一共五份,二人各吃两份后,贪吃的尤莉出于玩笑得吃下最后一根,千户正要抗议,尤莉讲手中的枪对准了千户。
这场小小的打闹,放在荒芜的末世里便多了几分严肃,一个动作直接道出了战争的本质:“为了不足的食物”或者“为了多余的食物”
再比如第四集,二人进入了“古代人”建造的寺庙。
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千户知道对神明要有敬畏之心,而尤莉则没有这层顾虑,对她而言末世之中生存才是第一位的,也以最简单的思路道破了神明的本质。
或许站在世界毁灭的未来视角,曾经人类许多笃定的行为都愚不可及。
到了个人生存层面,《终末》始终围绕着“绝望”。
千户和尤莉在荒芜的世界中前行,要考虑食物、住处和燃料,每天面临的是绝望。
金泽以绘制地图为生活目标,最终地图从高处散落无处寻觅,留下的是绝望。
石井建造飞机一心飞往彼岸,可努力成果在空中解体,虽然人活了下来,可活着就要面临绝望。
尤莉反复强调的一点,是要和绝望好好相处。
这句话可以拿来激励屏幕外的我们,可在屏幕内有如何。
人是不能满足于动物性的生存的动物,人类拥有了丰富的思想就同样承受着等量的诅咒。
“古代人”拥有了贪婪的思想,因此受到了战争的诅咒,世界毁灭,一片死寂。
末世中的个体明白了为一目标生活而非简单生存,就要承受目标消失时心灵的崩塌。
作者最大的慈悲就是给了千户和尤莉彼此,可当有一日她们终于走到了最上一层,等待她们的会不会是空无一物的绝望呢?
千户和尤莉像是人的两面。
前者重视思想文化,能清晰地感知文明,探寻一切的真相;后者生存至上,知道食物才是重要性的第一位,并时刻掌握武装力量。
人性的两端,体现在全世界最后两个人类身上。
尤莉曾险些烧毁书籍,千户也曾险些丧命。
少了一个,另一个便难以存活,绝望的威胁使两端达到了长期的平衡。
而过去人类犯下的种种招致毁灭的错误,是不是因为向其中一端过度倾斜呢?
最后,过去世界的真相在一段段影像中重建,又在一段段影像中瓦解。
千户和尤莉,记忆中的全部世界,存储在胸前的小小相机里,现实中的全部世界,如巨大的墓碑矗立在周遭寂静的天地间。
当语言成为一种待发掘的神秘,当满地枪火陷入长久的沉默,风雪中飘飘摇摇的,是这末世的歌声。
和绝望好好相处吧。
我的评价主要有两点:1.后劲不小,2.留白是精华。
这里没有悲伤,世界不会思考自己。
这里没有死亡,因为人类已被更替; 这里没有绝望,因为遗忘胜过一切; 这里没有目的,有的只是念想恐惧。
让我怎么记住主角呢…他们没有特点…一个恐高又傲娇,一个天真到缺根筋…她们漫无目的,走走停停…她们对于生存还没什么具体的想法,只有吃东西,看东西,想像东西和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是她们生存的全部。
对,全部。
除此以外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个世界像是突然被搭在她们面前的,是神给予她们的潘多拉魔盒。
就像神给了小孩吃东西,看东西,说些不成逻辑的话的能力,却没有给到她们孤独是什么,死亡是什么样子的。
她们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天真和单纯,我觉得她们很单纯,太单纯了,连单纯都折射出赋予的性质。
明明占大头却故意不说的缺失,是城市的过于细致,景物的过于细致。
这是背景的留白,亦为作者的游戏。
关于神明,宗教(请注意,这不是在我们现在这个一切不缺的世界,而是一片死寂的世界里),战争,历史,这都是是无法企及的,有趣的,直入人心的,近乎妄想般的揣测我们最后的存在样貌,从而给我们以思考。
但或许作者一开始就不以思考为主要目的,他以寓言般的方式把背景抛给我们,任我们揣测进自己的深渊。
她们生活不美好,却完美。
她们没有绝望,没有办法思考绝望;凭借一点点的玩笑和一点点的粮食,她们可以走下去…但在她们碎片的生活里,我感到恐惧。
我能思想孤独,我能思想绝望,阴云密布,不见天日;当这个世界陷入休眠,意即瘫痪,最后的死亡也会到来,回忆也会贬值…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寒冷在封锁着这里呀… 当12集的夜曲响起,他人回忆中的快乐和杀戮接次到来,仿佛跟着旋律上演着一次又一次的闪回,我并没有获得很多呀…我又看到战争和死亡,看到新生的婴儿,看到改变的和无可挽回的…可是我不知道什么是悲伤,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的记忆有些混乱。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走在路上/放声歌唱/上边是无垠的天空”海子所大开大合描绘的这种夜晚,千户和尤莉又看过多少个了呢…。
她们的心里,没有感觉,白茫茫的一片。
她们会走下去的,因为走下去,不是一切的起点,而是一切本身;一切无论如何都是一切,是一个不会妄自增加的循环。
没有什么哲理,有的只是淡淡的感伤。
千或优并非自己的化身,只是让这两个人代替自己提出各种问题。
——摘自作者访谈《少女终末旅行》中提出了各种问题(语言和文化的消失,工业替代农业等等)。
网上,讨论上述话题的人不少,唯独“蘑菇人”话题少人详述。
看番的时候,弹幕中有说蘑菇人是分解者的,也有说它是未来替代人类统领地位物种的。
我倒觉得这个像猫一样的小生命,就活在我们身边,只是有人像尤一样看见了它,亲近它,而有人如千一般随它去,甚至怀疑它是敌人。
蘑菇人自带能源的能力,以及吞食武器的能力,这些脑洞,并非空穴来风,现实中确有其事。
尤在临近水源的管道中发现了nuko,这像是在影射蘑菇可以清洁被污染的地下水。
(随便在网上搜索蘑菇净化地下水,便能查到相关报道)
在尤抱怨超强武器操控室内昏暗的时候,nuko接通了电源,仿佛在暗示生质能(bio-mass),即以微生物(菌)发酵废弃物产生的热,作为能源。
有人说nuko在吃火药,可我觉得这更像是解读微生物(菌)吸收并转化重金属。
这里描述的不稳定状态转换成稳定状态,似乎就是微生物(菌)矿化作用,也就是微生物形成和分解矿物,例如溶磷菌将难以被植物吸收的磷,转化为利于植物吸收的磷。
即将矿物从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
呃~越说越高大上。
其实你可以在日常中喂菌玩,就像尤用口径不同的子弹喂nuko一样。
以下是我在没有使用化学物质的情况下, 用粗细度、干湿度、新鲜度不同的草和叶子,在土壤里养出的菌根真菌。
它和nuko一样万能,能增强土壤固氮解磷作用,还能产生维生素,激素和细胞分裂素,供应植物所需。
真菌菌丝还能吸引球囊毒素,一种含碳超级胶,这种胶能将土壤与菌丝粘合,粘合部位内部保水,外部形成缝隙,这样土壤内部就变得通气、保水又排水——适合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
和nuko一样白这是在养出菌根真菌的地里,没用化肥农药,养大的胡萝卜。
全靠真菌的万能,我种菜种的超轻松。
(不翻耕,不除草,不用化肥农药,还少浇水),喂养真菌同样适用于花盆。
其实菌还能在生活中为你排忧解难,就像千和尤打不开仓盖时,nuko却“nununu......"的做到了。
以下图片摘自《Organic Mushroom Farming and Mycoremediation》(有机蘑菇种植和真菌修复)这是将真菌接种到切菜砧板上,在菌丝钻入木板后,刮除表层菌层,制作的防霉砧板。
据说,保持菜板干净,偶尔水洗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几年(具体情况根据木板硬度和密度而定)。
用到的原理是菌类的相处模式——占领优势的菌群占据了木板中的养分及生存空间,从而排挤外来细菌和真菌入侵木板。
防霉砧板回到导言中的作者访谈,千和尤与蘑菇人的相遇,是作者提出的什么问题?
我想或许是“人类应该用什么态度面对微生物(菌)?
微生物如此万能,是否是人类生存的希望?
”毕竟最后的最后,蘑菇人上天了,仅存的千与尤也去了上层。
上层的蘑菇人歌声是否依旧凄美?
不少人说这是蒲公英既视感,个人觉得是天使Ps:我发起了一个与蘑菇人做伙伴的项目:【共享微生物观察室】让你换双眼睛遇见未来。
如果你也想像尤一样拥有一个万能的蘑菇人宠物,欢迎以项目作为入口,项目大门关闭倒计时ing。
参考文献:Organic Mushroom Farming and Mycoremediation(《有机蘑菇种植与真菌修复》)Teaming with Microbes(《与微生物合作:有机园丁的优化土壤微生物网指南》)工作大未来(环保工作)
【E01战争】【E02书/鱼】“因为容易忘记,所以才要记录。
” “记忆只会让人活的不自在。
” “好歹该记住自己吃过饭没啊!
”“只要不停地写下去,日记和书也没区别。
”【E03地图】“人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呢。
你看我们不是为了找吃的而四处游荡吗,找到了补给之后还要继续游荡,到头来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好久没流这么多汗了,这就是活着的感觉吧。
”“就算没有意义,有时候也会觉得活着挺好的。
”【E04拍照/石像】“会不会那个世界也是一片漆黑呢,就是不希望那样,所以才造了石像,投下光明吧,为了让自己安心。
” “安心吗,我倒是找到小千的时候更加安心,在黑暗中。
难道说…小千才是神。
”【E05家/音乐】“你说,家是做什么用的啊?
” “如果人们没有家,不就没法生活了吗。
” “但现在的我们不就没有家嘛。
” “那倒是。
”“到头来,还是要不断地移动和补给啊,所以,这趟旅途就是我们的家了。
” “天花板都没有,真好的家啊”“就像声音的洪水一样,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音乐”“雨停了,原来平时的世界是这么…” “嗯…” “再休息一下吧。
” “好啊。
”【E06飞行员】“如果被人看到的话,就一定能成为历史啊。
” “耗费了那么久的时间,一个人努力过来了。
但是,彻底失败之后,心里倒也蛮轻松的啊。
”(😿直接哭了)“她笑了,大概是产生了感情吧,对绝望。
”【E07番薯】“你想,反正我们一直在迷路。
” “要是平时路上也有这样的箭头就好了。
”【E08物品坟墓】“只要有这相机在就不会把他忘了。
但是,不管是生是死,应该都不会再见面了吧。
那也许总有一天会忘了他们的吧。
”“这里是坟墓。
肯定是以这些遗物和名字作为标记希望别人能够记住自己吧。
但是像我们这样路过的人也渐渐消失后,人类从世界上绝迹后,还有谁会记得呢?
” “所以才要建石像啊!
”“到底是在上升吗,会不会其实在下降。
” “肯定是在上升,但是一直都在同样的地方打转,都让我怀念平时无聊的生活了。
”“睡完了起,起了吃饭,然后移动,之后再睡,这么想来,也是螺旋一样的生活啊。
” “原来人生就是螺旋啊!
” “不停地打转,究竟终点在哪里呢。
”【E09会说话的机器人和鱼】“进化的根源——破坏所创造的东西。
”“人,机器,鱼,都市都还活着,而且总会遇到结束的一天。
” “生命,是不是指能够结束的东西的啊?
” “如果破坏之后没有创造,就只能结束了啊。
”【E10列车和四脚小可爱】“在转动的地球上,着急也没意义嘛。
”“会伤感,会开心,也许音乐本来就有这样的力量吧。
” “是因为有节奏吗?
” “嗯…音波确实原本就是有节奏的波动。
” “电波也是一种波动,光似乎也是电波的同类。
” “那看着光会不会也觉得开心呢?
”“夕阳的红色含有伤感的节奏。
”【E11燃烧城市/遇到飞艇】【E12结局】“味道也是情报的一种,可惜不能记录。
”“虽然我们一直都是两人在生活,在知道了人们曾经这样生活以后…突然就觉得没那么寂寞了”“它们一定是和绝望做了朋友,所以听起来才让人悲伤,因为是灭亡的歌啊。
”“现在要去哪啊?
” “当然是上面啊。
” “是啊,不管上面有什么。
” “也许什么也没有吧,但既然有上层,就要往上走。
” “如果到了最上面的话,之后就去月亮上面吧。
”
@(…∵)W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8@5j5:8~75:86:8:86:86:86:86:68:8:86:68:69;∴75:85:85…58…86:86:86:69:6@(∴)W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8@5j5:8~75:86:8:86:86:86:86:68:8:86:68:69;∴75:85:85…58…86:86:86:69:6
大半年过去了,目前只看了七集,每次都要找合适的氛围才舍得点开. 怎么说呢,大可以讲些“主题是存在主义”“大众版《等待戈多》”等等的话题,而配乐、作画等技术细节也值得大书特书. 但我无语. 不愿用虚文去破坏我得到的所有感受,而舍弃分享的机会,将其留给自己. 写这段话,也只是作为难以抑制的膜拜之情的抒发,抱歉了. 顺便求推类似的番. 反乌托邦+公路+日系,不会还有吧?
公路+日系的也行
这部动漫没有意义,没有目的,没有影射,没有讽刺,没有歌颂,没有贬低,正如tkmz老师的下一部作品《蘑菇的拟态日常》。
它表达了纯粹的“无意义”——两名少女在末日中没有意义地四处旅行,前往上层,即使上层和此层并没有多少不同。
她们的结局在开始前就已经注定了,而且这个结局的到来并不需要多少时间。
我们受到的教育没有教我们如何去评价一部不表达任何思想,不给予任何目的,不围绕任何主题的作品,所以我们习惯性地想要挖掘作品,希望给它贴上一个可以升华其价值的标签。
毫无疑问,这部作品可以看到一些反战思想、一些哲学解构、一些废萌要素,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没有意义正是它最大的意义。
为什么会有战争?
不知道。
为什么建筑是一层层的钢筋水泥?
不知道。
为什么要往上走?
不知道。
为什么要旅行?
不知道。
在作者希望构建的世界里,一觉醒来大楼可能突然旋转了90°,夏天可能突然变成冬天,头上可能突然长出了两个蘑菇,但大家可能只是小小惊讶一下,随后平静地接受并适应这些事,让它们成为浪漫日常的一小部分。
没有人去深究背后的意义,更没有人去把理由刨根究底,因为“意义”和“理由”本身就是毫不浪漫的两个词。
废土,公路,战争,末日,题材非常棒,人物非常可爱,风景音乐也非常好,各方面来说都是本季上乘之作。最重要的地方是,她们笑得越开心,我却感觉越致郁,以最轻松的方式,谈论最沉重的话题,这种反差,是本作最有趣的地方之一。12集太少了完全不够看,多希望它能一直出下去。
第一集和最后一集就可以讲完的世界观做成了十二集实在是看着累,中间部分对结局并没有影响。这番适合大学前人群观看,建立三观。三观成熟之后知道表达的概念都是必然,道理都懂实在是看不下去这么强行卖萌。
谁敢烧我的书我一定弄死他,世界上就剩两个人也不行!
本篇质量稳定,只是内核不敢苟同。原作老师要去看医生
被推荐看,结果第一集就看不下去
看了一集,不明白讲了什么鬼·········我的错
前半段极限环境下的哲学思考生存,知识,信仰结尾落在反战
就很莫名,觉得剧情节奏慢的,画面内容上要带给人足够的享受才行,结果就一片黑蒙蒙。剧情节奏往往和剧情密度相关,对毫无进展的片子没好感。而且也不觉得废萌哪里可爱了。
当bgm的番,崩坏世界的旅行故事(横屏购物纪行状态)。看了以后下单了压缩饼干
周末在昆明有一个项目,在待看列表中寻找往返夜车的精神食粮,看到这部番剧——我还是热爱二次元的,丫二次元也是电影的亲生崽……拖拖拉拉近半年才刷完,生活状态之糟糕可见一斑。好番,独特视角切入末世主题,以小见大窥视文明真谛,于无声处,常有惊雷。
适合军宅+幼女控…………
没有哪个小章感到惊艳 设定上也就废墟探险和BDOer会更爱吧
没什么剧情,看不太动
萌丧的感觉 感觉治愈不起来看的有点难受
人类文明与生物均濒临灭绝的末日的世界,两个女孩一起旅行,金句频出。人为什么要战争呢。书是个好东西。记忆妨碍我生活。这段旅途就是我们的家。怕死该怎么活着啊。
最彻底的绝望来自最简单的希望。最骇人的恐惧来自最熟悉的撕裂。最深邃的思考来自最浅显的描述。“活着就是螺旋啊~”人类是这样,生命是这样,世界也是这样。
知其不可而为之
音乐番。哲学番。反战番。“食物会越吃越少,拍下的照片却会留下来”。感谢遇见,一件事,有人见证还是很重要的啊!
斷斷續續終於看完了。很有哲學氣息的一部番。
还有什么可说的?本季最佳,也许也是年度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