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一直在吐槽各种类型片,基本上每一集都是在模仿和恶搞某部有名的电视剧或影片。
由此Abed几乎成了本剧的核心人物,其他角色实在可有可无。
只能说编剧确实眼界很广,阅片无数,但同时也显出本剧实在江郎才尽,缺乏原创。
费力看了十七八集终于看不下去了。
第一季确实是神剧,第二季有种拿着第一季的招牌骗吃骗喝的赶脚。
回想第二季其实最印象深刻的是粘土动画,耶稣电影,彩弹枪战这几集。
一方面Abet实在是越来越有才了,耶稣电影那集真的是让人折服啊啊。
我喜欢他的人生智慧与生存哲学。
他活在电影里,他也是在导演电影。
有时候还真的是觉得他是最有智慧的人。
大智若愚。。
一方面就是恶搞变得更平民化了,至少我能看得懂了,第一季只是文字上的吐槽,需要暂停百度什么的,不过第二季就是亲身实践的恶搞,比如蹦蹦床那一集的魔幻色彩,比如用纪录片拍摄模式,比如粘土动画片的创意。。
总是给人各种新意,让人觉得不断的在创新,在有新的东西出来,而不是套用传统的情景喜剧模式。
当然其中Abet的吐槽也是功不可莫。
比较失望的就是每集质量太跳TONE,男女关系男男关系太复杂,还有就是人物极品脱线不够。。
一是每集质量参差不齐这个很多人吐槽了,我一来添一脚。
有些集实在没印象,打打闹闹就过去了。
现在走的几乎就是银魂路线,稀里哗啦恶搞大闹一番,然后最后姐夫出来治愈。
一是在感情戏方面第二季完全就是排列组合了。
开始尝试各种组合。
姐夫和安妮啊,姐夫和AB啊,安妮和AB啊,Troy和Britta,Chang和Britta啊,昌和姐夫啊。。。
到后来我简直吐槽无能了。。
还有就是人物形象方面没有什么突破啊。
话说这剧真是毁男主。
俺还挺喜欢姐夫这个设定的,可是后来渐渐就被毁的认不出来了。
不带这样的。。
主角光环掉了一地啊。
还有就是昌第二季气势完全没了,变成了受气包,有时候非常可怜的。
不如一起做梦(收官集)毫无疑问Community第二季是六季里我最爱的一季。
首先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EP23 24实在是太对我胃口,百看不厌的那种程度。
这两集主创真的玩梗玩到飞起,和平年代的喜剧战争还顺便捞了一把迪斯科和旱冰。
当然EP 23主线是西部牛仔风,片头和bgm就已经有有点热血沸腾的意思。
罐头食品,火烤豆子,包括那些翻版牛仔经典对话,时空重合。
想象一下抱着课本急急忙忙赶去教室的时候,突然被人拉住语气不善得询问你是不是红桃A。
然后你扯掉该死的校服掏出左轮手枪,笑着说我是梅花k。
我这个中二病患者光是想想就能从梦里笑醒。
EP 24 星战梗。
本人不是星战迷,但是Troy“壮烈牺牲”,Abed和Annie在彩蛋油漆下亲吻,Shirely突破包围和Britta力挽狂澜,以及最后greendale冉冉升起的校旗。
真他妈过瘾。
这种在和平年间过一把慷慨激昂的人生的机会即使是影视作品也值了。
打打杀杀玩玩闹闹,但你知道最后留给你的永远是happy ending。
(谁不想在学校里痛快得打一场真人cs/激光枪战/彩蛋大战呢。
其实这也代表了我对这部剧喜欢的主要原因——看上去它就是平平淡淡的社区大学生活,但你又同时活在不同宇宙不同时空和不同身份里。
你可以是牛仔女郎,可以是韩索罗,可以是拿破仑,但其实你就是个普普通通的科罗拉多伪大学生。
我们追求刺激,但又没办法完全抛弃现实生活。
所以导演/编剧想尽办法把这些故事性的环节安排进普通人的平凡日子,不是低配或者翻拍,而是有点像different timelines汇合在一起产生的故事。
男主是一个帅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人,他的肌肉任你是直男也能把你掰弯。。。。
他叫jeff(下文简称姐夫)。
恰到好处的肌肉让人看了就很喜欢,虽然肌肉不大不多。
男主因为使用假文凭假学历获得了很多年的律师工作,并且也混得不错,这得力于他的口才,会讲大道理等等。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事他的同事举报了他,使得他失去了律师的工作,于是他决定就读格林德尔大学,拿到学业证之后重返律师岗位。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德林德尔大学在剧中的设定是社会大学,相当于中国的专科,但是在美国社会大学的人很难找到工作,这是比中国专科大学差一点的原因。
社会大学属于两年制大学,如果你想改为就读美国的本科学校,在社会大学就读的这两年所学是被承认的,但是在中国就很少承认了。
由于出色的外表和迷人的身材,使得姐夫很是喜欢搭讪并且约炮,对自己有巨大的信心。
此剧就是从姐夫进入大学看上一个妹子布雷塔,而布雷塔在学习西语,于是姐夫以此为借口创建了一个撩妹约炮的学习西语小组,并且只邀请了她一人。
可布雷塔却把同班的几个同学一起拉着来了。
一段啼笑皆非的大学故事从此开始。
布雷塔对姐夫不温不热让姐夫几度追求无果不得不放弃。
于是真的让我没想到的是以为女一男一会在一起,可是直到看完我才发现,编剧根本没有撮合的意思,却还让姐夫与同组的成员安妮发生关系,暧昧不清。
渣男实锤。
看剧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女装的男院长是整组人的期待,因为院长很能来事情,而学习小组也因为在一起聊天做事很开心,从来不学习。
姐夫始终是这个组的头,拥有大智慧大道理,并且也是组员之间的调和剂,姐夫不想牵扯进来,但是同组的人却对他产生依赖了,使得姐夫一步一步改变,变成最后一季的无法割舍。
这个小组每季为一个学期,他们会相约一起每季都选一门相同的课,来维系小组的存在。
下季剧评就来评论一下争议非常大的两个人,如果你是在腾讯视频看的此剧,并且全程开弹幕的话(虽然没几条),但是你会发现这两个人评价褒贬不一。
s2-1人类学老太太,昌模仿咕噜,处理第一季遗留下来的感情纠纷...笑点密集,异常dramas2-4营救内置黑化电脑的航天发射器,屁股校旗首次出现s2-5阿布蒂神化,拍摄后现代基督电影s2-6万圣节派对爆发僵尸病毒,特洛伊高光s2-8一支笔引发的撕逼,偷笔贼早有铺垫s2-9戏中戏中戏中戏,毯子城堡s2-11阿布蒂内心的圣诞世界,定格动画s2-14地下城桌游s2-16皮尔斯“临死前”的纪录片s2-19生日派对,低俗小说,与安德烈晚餐s2-21年终盘点s2-23.24彩蛋大战 第二季学习小组的日常被玩出花来,对影视剧的戏仿到处都是,简单地说几句经典台词已经满足不了编剧,定格动画那集把自己的创意玩得非常惊艳。
缺点还是有的,比如皮尔斯的伪纪录片,地下城角色扮演,形式至上,梗就没那么好笑。
还有毯子城堡,出场时间太短,沦为追逐战的背景板,好创意被浪费实在可惜。
季终两集彩蛋大战,荡气回肠,西部片和星球大战那一套看得我热血沸腾,想高呼greendale,举起粉色屁股旗。
流行文化闪闪发光,经典的那部分总是有让人爱上它的魅力。
弃了,其实看Jeff和Annie眉来眼去也能磕一口,但总觉得麻麻的。
Jeff明明和寻妈记的Barney都是渣帅型的playboy,可能还不如Barney玩得花,但总觉得Jeff和Annie flirt的时候很纠结别扭因为Barney和Robin都是情场老手,Barney前期越花,后期对Robin动真情的时候就越好磕,这部Jeff和Britta第一季势均力敌地暧昧也挺好磕的,但和Annie暧昧就是花椒里的糖了原来不爱看国产剧爱看美剧的原因之一,就是看国产剧总喜欢代入自己,角色有点小麻烦我就跟着难受,且同悲不同喜。
看美剧演员反正演员和我长得不一样吧,就站在上帝视角当观众就好,同喜不同悲。
结果最近看美剧也爱代入自己了。
上次看《神烦警探》就对Jack这种也说不上hot但确实attractive的男主crush上了,这次Jeff也是。
看b站有个Jeff和Britta的视频“明明是你先靠近,最后只有我动心”,觉得这句话也太心碎了,顶不住
这部剧的人设太奇葩了,可以称之为反脸谱化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双面性格,本该仁慈的基督徒偏偏喜欢喜欢拿教条来道德绑架别人;强硬的女权主义者连向自己爱的人表白都不敢;小组精神支柱嘴炮无敌的律师十分爱臭美听到自己胆固醇过高就会无语凝噎并精神崩溃(怪不得校长爱撩他。。
真的是给给的。
)百万富翁没有一点高级的气质整天开黄腔种族歧视;通晓电影史的全能神棍依旧拍不出一部电影;曾叱咤高中的校园舞王其实是个不懂恋爱的死宅,优等生妹子并不怎么乖而且喜欢卖肉;可我还是热爱这群深井冰,羡慕他们有这么有爱的一个小组,缺点和优点并肩,撕逼和义气共存,就像热评里说的:每个人都有血有肉,不可或缺。
这群人上了五年学都没毕业,怪不得翻译把剧名取成废柴联盟。
哪个神经导演想出来的戏中戏木偶戏。。
还好不红,不然和TBBT一样,只剩下 谢耳朵和基情撑场面还不如4年之后,准时下线退场
特别想说一说第2季第11集的粘土动画时隔13年后,我回来再想说一说这一集 这一集粘土动画看起来做的好像是一集圣诞特辑,但是背后有很深的引申含义 ,那就是各种同班同学shirly不小心脱口而出的治疗(陪疗),还有老爷子皮尔斯,脱口而出治疗只是来蹭饼干 还有男1急着要去约会 ,而且每个同学对自己的动画设定都是基于abed的想象添加增减 表明了他们根本没有在所谓的星球上和火车上 表明了他们全都只是在自习室里治疗 表明了这集的粘土动画的确只是abed的幻想 真实的情况就如开头所说 abed的癔症真的发展成为一种精神症状 而这种突发的根源是他的母亲来信组建了新家庭 意味着他不能成为他母亲的依旧是原来的家庭核心 ,而过去的一家三口也正式成为过去时 依照abed总是会按照电影套路来解构这个世界 abed为了逃避现实,直接开启了消解主义 在潜意识中他认为这个世界就是假的(母亲的离去)不真实的,可以随意幻想的 而泥土动画的可塑性和荒诞正好满足了他的这种心理逃避 而这种行为是危险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是假的,无法无天的话,就如同开头abed开启了狂舞,像神经病一样在别人的车上跳来跳去 那就真的无可救药变成精神病了 abed在整个季剧情中被视为特异独行神一样的存在 ,但是他这种行为模式也是极其危险的 ,幻想和用电影解构而不是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是极其容易走火入魔的 导演也正是通过这一集来告诉我们abed不是神,他这种行为也有其隐患和来源 而且这一集的背景非常的危险 如果没有治疗的话 abed真的要被休学送到精神病院了 而粘土动画好像掩盖了这一场悲剧和真实岌岌可危的情况 ,到了最后拯救他的 是他们学习小组的,每个人道出了圣诞节的真谛,那就是活在当下享受圣诞,他有小组的同学,每个人的陪伴和关爱 他并不是孤独的被抛弃的这个世界也是像以往一样依旧有人关怀他的 并且不会因为圣诞节而不喜欢他,或者因为不是圣诞节而不喜欢他 这才打破了他的心结
和上一季理由一样。
我觉得对于朋友之间他们的关系太过了。
导致我会觉得尴尬。
互相上床并有孩子什么的,不在我能接受的和平共处朋友范围内。
但是同样的,我可以不喜欢这些角色,但是他们好在真实,而且不同思想碰撞没什么不好的,我不喜欢他们的性格不代表,不愿意接受理解。
只是说如果他们在我周围我不会喜欢。
而且这部片给我了一个很悲观的暗示。
即使你真的不喜欢这个人,只要时间久了还是会自然成为朋友,甚至家人。
不管处于同情,或是回忆,或是依赖,时间把这些人划在你的领域里了。
这个暗示让我恶心,但是却又真实。
以及,我不喜欢他们朋友圈的概念,他们对圈外的人太mean了,导致好像在无时无刻炫耀自己闪闪发光的友情。
这是我曾经被伤害过的点。
但是我只是说,假如把我自己带入剧情,会是这样的感觉。
但是我更倾向于以一个局外人来看待作品。
也就是说,这部剧的设置足够新颖,足够真实。
逻辑毫无漏洞,梗也很密集。
人物饱满多面。
是非常非常好的作品。
我非常喜欢。
细思极恐啊,最后的反转我没想到,加一星
網絡時代的危險情人,總覺得現實中也會有類似事件真的發生⋯網紅們的惡夢。正好電視播而看的,意外很不錯的冷門片。
遇到精神偏执的人也是很可怕,网红的烦恼,结局有点意思,刚出龙潭又入虎口。
但是这个片子不应该贴上恐怖片这个标签。这个不是恐怖片。
论唯粉儿的可怕。结尾不错
扯淡的都市剧场叫什么社群迷网,搜了半天,原来叫这名儿,男主真的惨
"Rules are made to be broken”
社群谜网
Seriously?
建议各种网络达人观摩一下 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 别为了流量过度分享自己的生活
多简单 感情纠纷嘛 还不是因为这男的行为不检点每天在网上抛头露面 早让这女的写份儿保证书就没事儿了 无能的资本主义
追私真可怕,私生真可怕……
标记
7.2/10 超爱这种极端粉丝题材的惊悚片,女主演的也不错,可是这类电影太少了,完全看不过瘾。
挺吓人的,反转不错。
你在“直播”的同时,也在“被直播”,正如标题:分享、跟踪。男主无知地分享,家人朋友住宅等一切隐私,招来疯狂粉丝杀身之祸,结局出乎意料。#直播需谨慎#
Keiyran娇羞又骚气的样子简直本色出演了哈哈哈哈!虽然每个twist都猜到了,但整体还算不错。作为原创小成本惊悚片,没有拍得烂到令人发笑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最后还是纳闷,拍烂片的人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片子烂么……
偏执跟踪狂真可怕
心有戚戚
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