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队2在拍冬兵,黑寡妇也在,所以这时候有可能队长跟黑寡妇都在俄罗斯找吧唧(会不会改成车臣呢?
)托尔简单,明显不在地球,在阿斯加德班纳就说不过去了,复仇者结尾他明显住到托尼公司去了,这片结尾彩蛋又说了托尼整个故事都是在给他讲的,那他那时候跑哪去了?
鹰眼如果照漫画设定可能是忙着泡妞,电影设定说不定是去跟踪队长黑寡妇了,谁知道S.H.I.E.L.D.整个消失,简直坑爹,是不是因为Fury穿越去漫画宇宙生儿子去了
感觉这部里Tony从花花公子向有责任感的老爷们开始转变(难道因为小辣椒训导有方?
),由高富帅向技术宅领域开始发展,天天不睡觉隐居在自己小别野里造了无数套钢铁战衣,每套都有不同特点,片尾都被放出来了。
(这别墅其实大部分还在,不像预告片里的都被毁了),另外钢铁战衣很少在剧中出现,只有开场和结尾出现的比较多,而且大部分时间还是被他自己遥控的,感觉这部导演有意在突出Tony的个人智慧而不是钢铁侠仅仅只是一件衣服。
国际版里确实木有范冰冰,王学哲好像也只露了两次面-开场一次,结束一次,也没有预告片里钢铁侠在一群中国小学生面前起飞的镜头,而且王老师的台词就一句!!!
没错!!!!
只有一句!!!
而且还是中文!!!
台词就是:“你好!!!!!!
”把我看得一愣一愣的。。。。。。
满大人其实不是幕后BOSS,就一小演员而已,小辣椒最后被生化改造了,变得比大BOSS和钢铁侠还牛逼,最狗血的是最后居然还把钢铁侠救了。。。。
影片最后王学哲老师又漏了一次面,而且是蒙面给钢铁侠做手术。。。。。
这个手术应该是把Tony第二季自己发明的新能量块从胸口给摘了下来,而且把第一集里的胸口弹片全部取出,再也不需要了(难道真的要向技术宅发展?
)而且这个能量块应该也和他失眠做恶梦以及焦虑症有间接关系,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手术的时候扎着针灸!
是中西医结合疗效好吗?
今年好莱坞大片里的美国总统真是挺悲哀的,不是老窝白宫被端了就是自己飞机给人炸了,再么就是自己被人给绑架了,而且每部这种剧情的片子里必然有几个叛徒在总统身边工作。。。。。。
李老爷子在漫威的的戏里每集必打酱油,这次是居然是选美小姐评审。。。。。
看了三部才猛然发现,Jarvis说话居然是英音!!!
我他么才发现.......不推荐看3D版,和普通版没啥区别,而且我是因为普通版座位被订满了才买的3D,(看来都知道这种伪3D电影挺坑爹),听最后出来的说结尾有彩蛋,但是我等到打出单字幕了就离场了,也不知道到底有木有,知道的请给我说一下大概。。。。。。
中国有句古话:闷声发大财。
少说话多办事,效果显著。
但超级英雄们似乎从来没有话语权,他们只会将自己用各种行头武装起来,然后各种拯救世界,也算“闷声”。
但《钢铁侠3》中却一反常态,让一个超级英雄脱下盔甲,会受伤会抑郁,更加接近于“人”。
一个血肉之躯的自救之路,本片并不是先河,也不能成为代表,只能算反传统英雄的另一个类型。
超能力综合症大概是从《蝙蝠侠:黑暗骑士》开始,一种症状就在超级英雄群体中蔓延开来,我们称之为“超能力综合症”。
无论是《蝙蝠侠》还是《钢铁侠》,甚至在预告片出现《超人:钢铁之躯》的端倪,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钻进了死胡同,然后在攀着陡峭的墙壁找到一条自我救赎之路,用电影工作者的话来说,这是为了让英雄们变得不在“高大全”,在观众的眼里,一成不变的大英雄成长早已不能满足我们日益进化的审美需求,只有被揍的爬不起来,才有还击的可能,给人一种贱兮兮的感觉。
超级英雄非凡的能力不再信手拈来,而是代价颇重。
在《钢铁侠3》中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超级英雄自我修复的过程。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复仇者联盟》之后,连场战斗对心理的创伤、雷神、外星人降临让自己信仰和世界观的土崩瓦解,加之新一轮的敌人,住宅被炸,盔甲被毁,正如美国队长所言:“你永远只会把自己隐藏在盔甲的后面。
”举个例子,小时候看《哆啦a梦》的时候(那时还被称为《机器猫》),以野比大雄为首的一干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头上顶着竹蜻蜓满天飞之时,我就在想,他们会不会恐高?
万一竹蜻蜓出故障怎么办?
这就是如今很多同类电影对人物心态的挖掘突破口,让英雄也遇到普通人的现实问题,把他们从神变为人,变得更加接近观众。
盔甲被毁可以修复,心灵防线的崩塌则难以治愈。
《钢铁侠3》的特效场面不是很多,多数时间在展示没有盔甲的托尼·斯塔克走出地下室,在远遁他乡的救赎之路,这与《黑暗骑士崛起》中布鲁斯·韦恩被重创后在山洞自我沉思的道路非常相似。
其实,这样的路线安排单纯对电影剧情来说,无疑挖掘了故事本身的深度和广度变得更有看点。
对于角色来说,可以展现出当一个普通人发生质变之后,所面对的困惑。
原本打算利用超能力成为英雄,结果却发现能力远超其他普通人时,心态也逐渐失衡,一个异化的个体,让一个本来就远离社会群体的宅男变得更加疏离,身上的担子也更加沉重。
这种从底层突然飞窜云霄的落差感并不是任何人都能驾驭。
比如在《超能失控》中就是针对这种心态来拍摄的伪记录电影,结局一个死亡一个远遁,非常杯具。
电影之所以这样安排,用句俗话说是“接地气”,突出人性化的思路,也让新时代的超级英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到了《钢铁侠3》的托尼·斯塔克这里,又因自身的个人风格而变得与众不同。
面具后的血肉之躯本片的导演沙恩·布莱克的编剧技巧非常厉害的,要是没有他05年编导的《小贼、美女和妙探》(圣迭哥影评人评选最佳原创剧本奖),唐尼估计也无法获得钢铁侠这个角色。
可以说沙恩非常了解唐尼的特质,在他的剧本下,本来就是唐尼一个人撑起的《钢铁侠》系列,到了本片中更加成为了缺一不可的重中之重,不像其他超级英雄电影,换了演员照样能演,钢铁侠缺少了唐尼,效果大打折扣。
腰缠万贯、风流倜傥、冷幽默荤段子、奥迪R8和e-tron,托尼·斯塔克又把超级英雄面具后的角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不像蝙蝠侠布鲁斯·韦恩那样有一种天生忧郁的气质,斯塔克本身就是一个花花太岁。
这样一个人物救赎之路显然也一定要特立独行。
其实在《钢铁侠2》就有这种迹象,关于钢铁侠“目无法纪,和平私有化”的论断一直在困扰着我们的超级英雄,但结尾反转有些过于刻意,欲速则不达。
反倒是《钢铁侠3》中,让这位一开始就遭遇心魔,万念俱灰之后踏上一条自愈之路。
这条主线无疑是精彩的,因为真正触及到了斯塔克人物的内心,对战斗的厌倦,对责任和能力的失控,当没有盔甲之后的所为,电影给了很细致的描写,也安排了几位角色和事件,让小铁人的创伤一点一点的融合。
同时又不像蝙蝠侠那样冰冷的角色,斯塔克的救赎之路仍然带有自身的特点,永远玩世不恭,爱讲冷笑话,还多了一项“自嘲”的技能。
一切都在指向人物强大的内心,重新正视自己的责任感。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与自身的生活风格相挂钩的。
总的说来,《钢铁侠3》中对“超能力综合症”的表现,是涉及到骨髓同时又不是那么悲观,给人一种随时会在废墟上腾空希望,才让一个普通人的二次劈挂上马的过程变得与众不同,效果显著,那场空军一号大营救是逆袭之时最爽快的一幕。
以上是《钢铁侠3》的优点,也是最大的亮点,下面说说缺点。
关于“伪3D”、“中国特供版”这些话题显而易见,不说了。
特效场面可以说小有看点,毕竟这种美国大片这方面绝对不含糊,并不突出,也不坑爹,而本片真正的看点真的不在于特效,也不多说。
最大的问题是身为一个看过漫画的门外汉,对满大人(曼达林)的设定让人吐血三升。
原著中呼风唤雨的人物,没想到是这么“肉”的一个角色,也许有人说这样的设定对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来说不是问题,但这里主观一点,这个设定对于看过原著的人来说,才是最大的问题。
虽说漫画英雄中凡人不在少数,但本片无论与那些凡人还是超人在成为超级英雄后被广大影迷所爱戴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片中更吸引人的不是其成为超级英雄之后钢铁侠,而是冷冰冰盔甲之下的托尼·斯塔克。
因为这是一个真正能屈能伸,敢作敢为的“人”而不是“神”,片中没有斯塔克的地方就显得有些无趣。
《钢铁侠》这套电影致使很多观众不会成为钢铁侠的粉丝,反倒迷上了小罗伯特·唐尼这个气质型男。
P1、酷毙了,群殴酷毙了!
变形金刚VI酷毙了!
P2、高富帅大叔这集弱爆了。
最后被逼得都自爆了,还搞不定Boss,最终还是同属性女战士爆发九尾狐查克拉秒杀大Boss!
帕特洛好歹是个影后,怎么可能老当花瓶负责亲吻。。。
P3、中国针灸拯救了英雄,下一季将是中国太极拳对锤哥!
请拭目以待!
P4、美国人高估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说真的,我不介意少看到王学圻和范冰冰一会儿,或者看不到更好,免得老跳场。
消毒室那段,感觉是隔壁手术台上躺着正室,小三欲言又止,两人在讨论杀或不杀,这是个严峻的课题!
P5、我爱Jarvis!
这位人工智能太酷了!
P6、锤哥,你的红色披风是多不招人待见啊,老被人吐槽嘲笑。。
这不公平!!
超人内裤外穿,蝙蝠侠内裤套头上那么多年都没有人说,凭什么你穿了MOTHER的大红色窗帘就要被一群人嘲笑至今。。
这群愚蠢的人类!
P7、斯坦李老爷子一如既往的爱客串,现在看惊奇漫画改编电影的另一个乐趣就是找你妹游戏,看看老爷子这次藏哪儿了P8、大Boss心理素质太差了,在楼顶上被罚站了几小时就变态了。。
这让我们以前学校里那些经常被罚站每天被罚站的男生女生们情何以堪,看看我们,还心里健康快乐的生活着,至今没有杀人。。。
P9、说好的彩蛋呢?!
骗子!
焚淡!
以上。
电影院的上座率说明妮妮受欢迎,全场有好几次笑点,算我自己又抽风,笑得最大声的一次是Killian揭穿满大人身份的时候说“他其实是个演员,演舞台剧的,尤其是《李尔王》”(差不多这个意思),然后我就彻底服了。
满大人变成萌点最多的外挂角色,尽管纯粹是来随便搀和一下打酱油的,李尔王一出,加上先前的《唐顿庄园》,我就不得不调整一下对这部电影的看法——现在好莱坞的导演和编剧是多么有想法,或者说有野心。
首先,他们已经懂得怎样给现在的观众挠痒,或者说怎么挠得恰到好处,在超文本上做文章。
传统意义上讲,唐家屯和李尔王的出现都是很跳tune的——好莱坞早先几十年辛苦摸索出来的缝合叙事的初衷是尽可能地把观众引导到该注意的地方上,尽量减少那些让人disturbing的有意注意,否则观众就容易被带出电影情境。
而在IR3里则出现了大量有意让人出戏的情节,比如《唐顿庄园》一出,我对这部电影的混乱的世界观又被刷得更加混乱——复联美队的那个世界在电影中以闪回的方式出现了几下,又是外星人又是神盾局,结果是就算下次电影里突然跳出个大表哥或者下一季唐家屯里出现外星人我也能受得了(这大概会变成Doctor Who),因为时空已经被完全打通了。
再如满大人,这个角色的安排简直如彩蛋一般让人高兴,乐趣在于发现金斯利爵士他老人家本人与电影中这个透着猥琐气息的失业演员兼英超球迷之间的反差,而且是以一种相当不留情面的自黑与自嘲表现的,好像最近的电影都喜欢拿演员本人和角色之间的内外联系作为一个梗,印象中不久之前在某部大作中看过类似情节,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了:著名演员扮演的某个扭曲角色被旁人一句He's just an actor轻易破掉(类似比如Zombieland里的Bill Murray)。
我相信这些安排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起到了很好的挠痒作用,一种创造式阅读(或者说误读)的快感油然而生——因为这不是一部封闭的类型电影,而是一部提供了很多USB接口让观众自己可以上传资料然后建立超文本读取系统的开放式电影。
其次,对这种看似无需脑力的娱乐片,导演们努力让观众相信创作者们都是笨蛋蠢蛋只有观众最聪明,一种扑面而来的子轻佻自嘲之气挡不住,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比动作戏好看多了。
当Tony needs Gary的台词出现时,俨然the Simpsons惯有的节奏,以至于看到妮妮抑郁发病的时候完全没感觉到煽情(有些人不喜欢Marvel的煽情风格,大可不必较真),反而像是Homer又抽风了,当然这和妮妮夸张的演技不无干系^_^。
再比如结尾决斗中妮妮大老远召唤过来的Mark 42(是它吧)撞上桅杆(是桅杆吧)散架以及Killian手下的长发喽啰大叔的闪光台词。
果然,这片的编剧之一是kiss kiss bang bang的导演兼编剧,妮妮发病的演法让人想起kkbb里的唐妮妮歪打误撞进片场试镜表演歇斯底里的片段。
此编剧兼导演的前作都透着一股浓郁的自嘲反讽之风,而且喜欢拿演员开涮(比如kkbb里的方基默也是个彻头彻尾的颠覆性角色,简直与IR3里的满大人异曲同工)。
更为典型的就是此君编剧的施瓦辛格的《幻影英雄》,用句学究点的话来说,这部影片充满了超前的解构与反类型意味,也难怪在当时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失败,如果放在今天情况就绝对不同了。
给三个星星的理由:1.片头曲blue;2.编剧含辛茹苦的可爱伎俩3.Killian的裤子——他可以和Hulk交换一下如何在变身的时候不走光的心得。
其他内容,比如各种动作戏,基本上看过就忘。
以上三点已经十分难能可贵。
不把它列为“推荐”在于以上理解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钢铁侠3》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好莱坞特效巨制,整体表现不温不火。
影片加入了大量人工智能(如斯塔克可远程操控战甲)与生物科技元素,这给全片增添了一丝高端的魔幻色彩,片中钢铁侠与生化人的数次较量确实充满新意,不再像前两部那般只是充斥着机器人之间无穷尽的金属对战。
本片特效值得称赞,一脉相承了漫威超级英雄电影的高水准。
动作、爆破场面大气磅礴,引人入胜。
托尼·斯塔克豪宅被毁沉入海底、此起彼伏的钢铁战甲组成战队配合抗敌、钢铁侠空中连救13人等视觉奇观令观众心潮澎湃,大呼过瘾,在3D技术的衬托下更是美妙。
而影片最大的不足是人物刻画不够细腻,很多桥段不合理,甚至与漫画原著有较大出入。
首先是大反派“满大人”沦为鸡肋,本·金斯利这位荣誉等身的奥斯卡影帝出演如此添笑料之用的角色是全片最大的败笔。
在原著中,这位手指带着10枚魔法戒指的恐怖头子是钢铁侠毕生的死敌,甚至能使用强大魔法和后者正面交锋。
不知在今后的《钢铁侠》新续集中,满大人能否展现真正实力。
其次,斯塔克在经过《复仇者联盟》中纽约大战之后得了心病,对这场与外星人的激战心有余悸,他时常噩梦连连,频频显露脆弱一面,而反应到生理上就是在片中数次呼吸急促,表演也生硬做作,有些矫情,对于观众则是过眼云烟,无法感同身受。
最离谱的还是“钢铁侠女友”小辣椒在影片结尾终极大战中开启外挂模式,毫无说服力。
《钢铁侠3》噱头十足的新一代MK42战甲则无太多新意,威力平庸,倒是成为博君一笑的创意产品,为影片添加了不少笑料。
而这也一反《钢铁侠》、《钢铁侠2》、《复仇者联盟》中恨不得将MK1——MK7战甲打光最后一发子弹、使用到淋漓尽致几近报废的常态。
片中斯塔克本人还以“肉身”深入虎穴,时常游离在铠甲之外,让整部电影不再那么“钢铁侠”了,多少令人有些失望。
而影片结尾漫天飞驰的钢铁战队应接不暇到每一个都缺乏个性,成为匆匆过客。
而全片幽默包袱过多不节制,甚至在几次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依然不忘搞笑,这削弱了紧张气氛,观众无法聚精会神,过于娱乐,画蛇添足。
而中国观众渴望的中国元素如何与这部好莱坞大片嫁接,则就是王学圻与范冰冰在片中加起来不够5分钟的客串与某品牌稍纵即逝的广告,影厅里也顿时传来此起彼伏的笑声。
而片尾消失的彩蛋也令观众悻悻而归。
1:托尼·斯塔克有大半部的时间都表现的像个神经病。
2:满大人的威力完全没有表现出来!
应该说根本就没有表现!!
所谓的大BOSS换成了个莫名其妙的人,莫名其妙的就被干掉了……AIM简直是莫名其妙!!!
3:战斗场景不要说和2比了,就连1都比不过啊……(上部是敌人开挂这部是铁人开挂顺便放烟花……)4:即使我看的是IMAX我也没觉得3D效果有多好,甚至不如最近的《特种部队2》和《疯狂原始人》5:中国元素加的及其生硬……即使全部剪掉也未必能对剧情构成什么影响……可以说基本都是龙套打酱油的……一开始一嘴含糊的普通话也不给字幕……6:没有视频彩蛋。
非要说所谓“彩蛋”的话只有一句话……(为避免剧透想知道的话附到最后)总之如果没有前两部和整个复仇者系列做支撑的话给两星都不过分!
看了回复强调几点!
首先不如《特种部队2》的是3D的特效!
虽然剧情上也快有一拼了……其次如果有人想说我没注意到满大人看手指的细节的话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我不但注意到了那些细节而且还非常期待之后能有所说明!
可令人失望的就是这些细节成了断尾的引子……关于反派不给力和托尼·斯塔克那玩世不恭的性格都变了这点我也不想多说了……所谓的彩蛋→“托尼·斯塔克行将回归”
吐槽钢铁侠3,这个电影太烂了,我一直喜欢钢铁侠,这一部就败笔你可以不同意我说的每一个字,但你要是誓死捍卫我说话的权利1.堂堂全美第一军事专家家里连个雷达都没有,连个反空袭的都没有就被偷袭了,家里被炸那会在电影最后出现那一排钢铁侠喝西北风去了吗?
为什么那时候不召唤他们出来?
还有家里被彻底炸烂了,电影最后的机器人怎么幸存的?
2.打外星人的时候这么牛逼,怎么让几个破导弹就给打趴下了,钢铁侠身上的导弹上哪去了,打仗也得穿战斗服装啊,新一代机器人测试阶段没武器,就这样的状态通过媒体向人家挑衅什么?
3.环环掉链子,一到飞行就没能量,总是没能量,男主角是不是傻,平常不看看还有没有电?
人们拿个手机还知道看看有没有电呢。
我看山寨手机都比钢铁侠电多。
4.那身蓝色的铁甲怎么会听坏人的控制,前面两集不是说过吗,有神经认证,坏人是无法驾驶的5.真要到坏人手里,这么牛逼的军事专家都没个远程自爆,毁掉机器,免得被坏人利用6.什么破钢铁机器人,让人家一烫就不能动了,就这样的还打外星人?
上校竟然还躲在钢铁里面等着外面的人来烫,搞烧烤呢?
先摆平岩浆喷发的温度再讨论如何保卫地球吧。
7.当面对一堆人时,为什么还扑上去,这么费事,第一集不是有后背能狙击多个目标吗,那功能干嘛去了,钢铁侠在后面的决战中为什么不远程进攻?
还有后面打的这么艰难有意思吗?
电影中不是交代了吗,用胸口喷出能量可以消灭那些变异人,为什么后面不用,前后矛盾。
8.对面坏人是烫手的,还非要跟他近身作战,傻吗,钢铁侠有远程攻击的,为什么不用?
9.电影叫钢铁侠,但是铁甲的戏份一点都不多,都是拿着那些普通武器在打,没创新,唯一的创新就是伸手,装甲飞过来,就这么一个破创新,电影通篇在用,真没点别的创新了吗?
有的朋友说钢铁侠3讲的是Tony的内心世界,但我认为这不合适钢铁侠3不适合讲什么内心世界,搞的这么复杂的干什么,当年李安的绿巨人就搞成这样了,没人喜欢,你要搞深沉,搞内心,找个别的电影使劲来,这种英雄类电影,尤其是谁都不放在眼里的钢铁侠不适合这种类型,钢铁侠就是谁都不放在眼里,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你让他玩深沉适合吗,Tony是那种能为别人着想的人吗?
别的电影或许适合,但这种英雄类电影就不适合。
虽然之前太懒了没去要看首映,但是还是早起去看了iron man 3,好吧HK翻译叫铁甲奇侠,而且其实8点起床不算早。
看多了糗百,就是习惯隔隔--具体评分没有什么意义,因为首映HK的票房已经说明问题了。
剧情吐槽点不多。
高富帅配酷衣靓女依旧,打斗场面火爆,人物刻画也算完整,只是我对于变异屌丝最后怎么死的搞不清楚。
港版里有王学圻,虽然只有一个镜头和一句“你好”,至于范冰冰,反正我没看见。
看的是IMAX,座位太靠前所以影响了效果。
但是那一打铁甲排排站,分果果的场面还是很来感的,还有铁甲自爆当礼花的场面真是让我从心底骂句,有钱就是会玩。
原来跟哥几个吹水的时候总说等哥有了钱就到中东扶植军事小哥当寡头然后玩政变,现在想想还是太低级趣味了。
看着人家那绚丽烟火就好比拿切糕来喂狗,要不人家怎么是正宗高富帅呢。
扯远了。
虽然是正宗高富帅,但是还是有问题的,精神问题。
想来现在电影大潮是超级英雄也是人,也需要团队帮助和自我救赎,什么是以人为本,这才是以人为本。
管你什么super power,你首先是个人,然后你才是英雄,连人都当不好,只能当狗熊。
在认清自我人性的基础上,再谈拯救世界和自我救赎,一切搞定,找绿巨人谈谈心啥的当做心理治疗,完活。
靠,又远了。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we can call him a man? 阿甘需要跑啊跑啊跑啊跑,才能和珍妮约炮。
那超级英雄呢?
经历过需要经历的一切,到最后,去掉了超级电池发光小亮环,脱了铁甲,他依然是iron man。
这是不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
管他咧,反正老子看爽了。
还有必须要说的是,小辣椒终于不是花瓶了,穿上铁甲别有滋味啊,就是时间太短了,没看清玲珑曲线啊。
话说我觉得小辣椒完全不用治好,下一步完全可以参加妇联了,不对,是复联,打怪兽啊。
这个无限重生技能好用到爆好么。
这么一比,黑寡妇什么的,弱爆了。
顺便说说,那个充满中国味道的满大人,原来只是个摆设,其中是否有隐喻咧,反正我是没看出来。
ps 这个有剧透?
应该没有吧,就当做没有吧。
扪心自问,你有没有放过鸽子?
又或者被人放过?
如果你不是吴宇森,那么你要当心了。
银幕上鸽子漫天飞舞的场景虽然漂亮,但内心里随着鸽子飞舞的还有慢慢滋生的怨灵——《钢铁侠3》基本上讲的就是一个人不守信用导致的人间惨剧。
用现代流行语言来说,当基连在瑟瑟寒风中被斯塔克无情地放了一整晚的鸽子后,他的心中奔掠而过的一万只草泥马已经将他彻底扭曲。
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夜里,无处吐槽的基连,你的心情我能理解。
所以说文科生和理科生真的是两个世界的生物。
如果那天夜里在屋顶的是马克扎克伯格,恼羞成怒的少年会耻于无人分享的人生是多么的无聊,也许Facebook可以早几年诞生;如果那天夜里在屋顶的是吴宗宪……有点跑题了,言归正传。
毫无疑问,基连是个天才,其天才的程度不亚于托尼斯塔克,但他和钢铁侠的悲剧并不是生物医疗专业和电子自动化的差异造成的。
他犯下的唯一的错,就是认真,而且还是和高帅富认真。
尽管年头有些久远,我们不妨来回忆一下《钢铁侠》以及《钢铁侠2》,本质上来说,无论是斯塔克工业的合伙人斯坦,还是竞争对手汉默尔,前两部电影中钢铁侠的主要对手,都是同处于一个大致相同的事业起跑线。
烧钱,可以;投资,也可以;但由于智商的原因,托尼在前两轮较量中轻松KO对手。
对基连来说,智商不是硬伤,钱才是关键。
就好像你租了辆小汽车憋足了劲撞上邻家小哥的宝马,准备和他百米赛跑的时候,才发现他家里的地下车库还停着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兰博基尼……更可恨的是,高帅富竟然把这些都炸了,炸成了烟花。
想当年,周幽王为讨褒姒欢心,也不过是在土石墙上点了几把火而已。
差距之大,犹如云泥。
所以,天才基连的死也成为了一种必然。
总之,《钢铁侠3》作为一部视觉大片,日常消遣已经绰绰有余,太认真去讨论根本没那个必要。
结尾处,我给大家念一首古诗,唐朝陈子昂的名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觉得他一定也是在等人
双时空
好喜欢结局
第一集,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节奏比较慢,估计也是最近太浮躁了吧
故事很简单,但叙事手法还不错。整部剧只有几个演员,一个地点,有点舞台剧的感觉,但简单的情节通过叙述结构营造出紧张感和戏剧张力。男主虽然不是谋害艾玛的人,但是却陷在自己的心魔中找不到出路,并且习惯于用撒谎的方法解决问题,而女主最终解脱,但看故事结尾,男主还是没走出来。
故作玄虚,完全看不下去
在那个大房子里的镜头语言不错,其他还是英剧的磨叽。
有点悬念但不多,一般般吧,后面看不下了
真次呀,故弄玄虚,看完真的不知是浪费生命
悬疑剧情就是靠打死不说+法盲+弱智+行为混乱来营造?看到最后,就是心想,这不活该嘛,以及这啥啊?!
偏执的房东,疯狂的前男友。
色调还挺好看的,剧情有时候走的有点生硬
这房东明显不像什么好人,这么极简,反而好像在遮掩什么,连续三个对象都是长相类似的卷发非裔女性(实际上长得并不像,只是发型像,剧中非说像),第一个是老婆Elizabeth。第二个是租客Emma,和对象Simon一起入住,但因为Emma在交往中被性侵(后面说明施暴者是Simon的好朋友saul),导致两人关系破裂,房东Edward趁虚而入。第三个是租客Jane,怀孕39周胎死腹中,很崩溃,同样房东Edward趁虚而入。I think three is a pattern, 当然,也有可能房东只是特别强迫症,只喜欢同一种类型,在筛选租客的时候下了功夫,因为那么多人申请、面试,房子还空了3年。但是我觉得这个反转虽然并不出人意料,但是却有些违和,疑点那么多的人竟然不是杀人凶手。不过生活中好像确实是这样,处处都充满了未知,知人知面不
设计师妻女之死和参观团…没交代
结局反转太勉强。虎头蛇尾,头重脚轻。
我也不知道我怎么看完了 好像是当时某音上看到剪辑 第一集脸盲中渡过 估计是想知道真相吧 结果…找了个人来背锅的赶脚 所以他妻子和同事真的是意外?(设备房是Simon住过的话何来的心理治疗师的名片 心还可以说是他拿的 连着两部结论都是单身保平安 喂 新闻见过好些真的很怕这种偏执的)
一星给秋天的伦敦外景,一星给服装,男主太丑了口音低级个子又矮,这个人设Mathew Goode之类才撑得起來
Sometimes things are far from what they seem, they closer we get to the truth, the more we need to let go of what we think we know.
前三集能看,到了第四集全程问号脸,虽然但是,设计师的老婆确实是他杀的啊
很不错的剧啊,确实惊悚,不是那种一惊一乍的,而是从心理上让人感觉深深的压抑,看到后面都胸闷难呼吸了。性侵创伤、情感控制、失去孩子的内疚、移情,步步深入,把女性创伤的隐秘又沉重拍得很好,女导就是厉害。
英剧通常短,所以能规避掉一些硬拖悬疑的理由。但过于架空的建筑设计(包括科技和契约的部分)一直让人觉得很难完全投入进故事里, it's too good to be true,只有心很大的人才会觉得住进这样的公寓没问题。看点是几个演员的演技,台词没有太不合理的地方,相对netfliex长且莫名其妙的悬疑剧集,这部剧的节奏把握得还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