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公众号推送了这部电影的影评,由于韩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口碑很好,影评也很好,立马就下载去看了,看完电影,哭了很久,并不是颓唐地哭,是开心幸福地哭。
首先讲讲我的一级兄弟这个片名里什么是一级。
指的是一级残疾。
哥哥是肢体残疾人,弟弟是智力残疾人。
影片开始,哥哥脸上带着刮伤,被远房亲戚“扔”在福利机构里。
亲戚对神父表示再也不会来了,仁至义尽了。
我们暂且先别抨击亲戚的道德问题,这部影片如果只是抨击个人,就反映不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也就不具备现实主义精神了。
哥哥之后,神父告诉他福利机构之所以叫“责任之家”就是人生下来就有坚持活下来的责任。
此时,弟弟正在院子里玩耍,注意他手里的纸人是母子,这个细节我第一遍看时忽略了,第三遍时才注意到。
弟弟天真无邪地朝此时还是陌生人的一脸不高兴的哥哥笑了笑,低头自顾自玩着,其他孩子则是参与足球这种团体活动。
这时,形单影只的他被福利机构里最强壮的孩子找茬,对方借以展现自己的强大。
这个情节其实是很符合现实情况的。
我本人是去过福利院的,这种强壮孩子欺负弱小孩子的事情,如果没有人看管,是很可能会发生的。
我们在这里不需要讨论孩子天性如何这种哲学问题,还是关注电影本身吧。
针对霸凌,哥哥的处理方法不一定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他说自己没有痛觉,刺激霸凌者拿石头打他,流血了还说一点都不刺激,让他用点力,不然会弄死他(这是谎言,为了掩饰自己的弱小,然后野餐时弟弟一碰就喊疼了)。
但是这个情节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内心的强大与否与身体的健全、强壮程度无关。
也就是这之后,弟弟开始叫他为哥哥。
弱小又强大的哥哥在家庭之月的野餐中,这两个孩子都没有家人,神父展现了乐观主义精神,说别人只能吃自己家做的,他们却可以吃很多店家做的菜,所以是最棒的!
虽然这里弟弟有努力照顾哥哥,但是他跑去戳泡泡时踢走了防滑的石子,哥哥遇到了危险,落水了,是弟弟救了他。
时光飞逝,兄弟二人在互帮互助中长大了,神父离开后,因为没有健全人当院长,也就失去了政府的赞助,即将各奔东西。
镜头一转,来到弟弟游泳老师的家,即将失去游泳馆兼职工作的她,就着苏子叶罐头(一种咸菜叶子,韩国腌制品,你懂的)吃米饭,应哥哥的要求做了弟弟的游泳老师。
后期有个情节是这群残疾人打开罐头让她猜是什么罐头,全中。
等她发了工资请客,也是罐头。
这说明韩国健全人的生存境况也是很差的。
兄弟申请自立后,因为是一级残疾,待遇还算不错。
但因为之前为了捐款参加了游泳比赛,被还留在本地的母亲看见了,这时的她已经不再是当年丈夫死后带着孩子找不到工作,怕母子一起饿死不得不抛弃孩子的无助女人了,有了新的家庭,开着不错的小餐馆,就想接回孩子。
哥哥当然舍不得自己朝夕相处深爱着的弟弟,跟母亲爆发激烈的冲突。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母亲的丈夫,一直维护自己的妻子,但是看向别人时就一脸很嫌恶的表情。
挺理解这位母亲想要弥补儿子的心情,但是孤身一人在这世间,接受不了弟弟身边突然有别的家人出现的哥哥,也同样值得理解,甚至说,更值得我们的同情。
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弟弟必须二选一,相比起“完美”的母亲,“不完美”的他会失去更多,至于会失去什么,这个在影片结尾会说,我们暂且留个悬念。
可惜的是,这位母亲并不打算了解残疾儿子的精神世界,她觉得哥哥之所以不放开弟弟一定是在利用弟弟照顾自己衣食起居。
哥哥恼羞成怒,控诉母亲多年不出现,自己每天撒谎骗弟弟说母亲一定会回来,然后吼出了这句话。
因为被误会,眼中带泪,激动不已的哥哥至于弟弟,当然也一直思念着母亲,但是接受不了突然的出现。
弟弟背包里的纸人母亲争夺成年监护人资格,大家都上了法庭,兄弟二人的律师是一脸坚毅的女性,母亲那边是帅气但是忘记把正常人改为“非残疾人”的男性律师。
其实这种安排是有一定现实背景的,毕竟各国律师的名声都不是特别好,男性律师更是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当然在学校里的法学生觉得法律行业很美好,没必要跟他们争,进律所一个月后还坚持这个观点,估计那一国已经实现了天下大同了,我们应该支持这种想法具备现实依据)。
结束后,兄弟一起吃泡面,哥哥渴望着,但是弟弟自顾自吃着,正应了开头神父婚礼上说的,只爱一人,也就是只爱一个让你失望的人我对这句话感受很深,只要是跟一个人建立亲密关系,产生了期待,就一定有失望的时候,然而,我们应该爱上这种失望,并忍耐。
母亲带来了奢华的饭食,然而对于弟弟来说,最开心的还是跟哥哥一起吃泡面又到了开庭的日子,这次针对男律师的逼问,哥哥质问他这么完美的母亲,真的需要弟弟吗?
弱小的人因为弱小才要相互帮助,只想着自己只有死路一条。
法官人不错,懂得要改为弟弟听得懂的语言进行发问。
但是弟弟误以为女性游泳老师会永远帮哥哥推轮椅,选择了母亲。
而哥哥接受了这个难以接受的现实,在别的福利机构里试着一个人活着。
对比一下弟弟在和不在哥哥身边的日子。
注意下头发和胡子。
但是弟弟得知女性游泳老师并没有留在哥哥身边,立马就慌了,自己跑回福利院旧址,睡了一晚。
哥哥为了通知别人弟弟的位置,翻了身差点憋死。
当弟弟被妈妈找到后,参加了游泳比赛,哥哥本来不想去,后来看到旧轮椅把手上磨破的橡胶圈,就自己开着轮椅上路了,这时的他真帅气!
飙脏话怼货车司机的行为不可取,但是影片是为了塑造坏脾气但坚强、可爱的哥哥的形象,这种艺术处理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后果很惨。
这次,哪怕妈妈在泳道终点,弟弟也不愿前进了,哥哥摔倒被良心发现的护工推进门后,他才为了哥哥好好游。
兄弟俩费劲地爱着彼此的样子,令人感动。
影片的最后,回到了那个家庭之月。
哥哥差点掉进湖里,但被树枝卡着,倒也算无事。
但就在这时,无措的他看向斜上方后,突然看到了一些自己完全接受不了的画面。
那就是,
别的孩子都有家人。
而他,面临了死亡的危险却无人关注,他,悲愤异常,选择自行了断!
有人可能问,为什么健全人近在咫尺却没有呼救呢?
为什么年纪轻轻要自寻死路呢?
这是因为,没有家人,唯一爱他的母亲已经离世,他没有人关爱,智力情感却是正常的,会感到孤单,会感到痛苦,也会害怕危险,今天只是被踢开防滑石就面临了这样的危险,未来可能有更多的危险等着他,今天逃过去了,明天,后天呢?
以后每天都要活在今日的恐惧中吗!!?
但所幸,他弟弟没有忘记他,把他救上来了,并且告诉他,哥哥,我们,回家。
这是终极的治愈
所以,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跟家人在一起,即使是天天吃方便面,也会长得很健壮!
(开玩笑!
还是要吃荷包蛋的!
)
渴望泡面的小眼神
韩国影片的一贯风格,在欢笑中渗透着深刻,甚至好多场景是导演构设出来的,而且丝毫不会生硬,对于社会功利面的剖析,尚不说是否是阴暗面,电影让我看到了宗教环境下的韩国,短短几十年间,从传统的东方宗教国家摇身一变成为西方影响下的观念体系,保育院性质的社会福利院,神父在酒后略吐真言,灵感予以激发,重视社会志愿服务的观念,倒不如说是各怀鬼胎的互相利用,利用升学利用找工作利用升职。
再来说说角色,哥哥和弟弟完全没有血缘关系,但都是同样的动作,哥哥撞向树木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弟弟办错事之后,懊悔的撞向篮球架;弟弟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生轨迹,看到家庭的温暖,弟弟作为智力残疾但却有着家庭的爱护,他也保留着哥哥交给他的善良、勤奋;看到和家人相聚的场面。
只有哥哥和麻麻知道,潜藏在弟弟心底内的结节,只不过弟弟不善于表达,但并不能忽视这段记忆的存在,麻麻最终站在了赛道的终点;哥哥完成了转变,并不再将弟弟占据为己有,若是为一己之私,在法庭上的力争就会变得刻意。
听罐头开启的声音恰好也符合那些儿童们,除了哥哥其他都是偏向于智力残疾的成年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最简单的紫菜包饭,与我们所说的米饭就咸菜别无两样。
许多段情节前后均进行了呼应,新鞋与最后破烂的旧鞋,哥哥始终要自己走完剩下的人生道路,使用全自动的轮椅,进行图书自动的翻页,并不是把弟弟当做护工来进行使唤,一切源自于思想上的转变。
康复器具依旧是在影片中的一个缩影,前段时间刚路过康复器具的展览,对于残障人士的福音,或者说是他们生命的新生,这是正常人完全无法体验的一种滋味。
我的一级兄弟 (2019)8.32019 / 韩国 / 喜剧 / 尹尚孝 / 申河均 李光洙因为一个片段,去看了这个电影,虽然最开始是因为搞笑片去关注的,但是后来也真的会被感动到。
都是福利院的孩子,小时候因为一场意外,两个人便开始了相依为命的陪伴,一个行动不便,一个智力不高,或许刚好两个人成为最佳拍档。
或许因为两个人都是被遗弃的,心里将彼此都当作了自己的亲人,最亲的人。
时间流逝,他们也长大了。
但随之而来面临福利院被拆掉的危机,他们俩只能另谋出路,给别人开假证来赚的生活来源,某一天来了一个人美贤,虽然最开始是为了获得志愿证明,但后来却是真心实意帮助了他们俩,发现了东九的游泳特长,鼓励他报名参赛,但在这个过程中,东九的生父母找来,打破了他们原本的生活。
但是早已习惯彼此的两个人,突然之间的分开,东九在生父母家不习惯,不喜欢,跑出他生父母家,回到了那个曾经呆过的有他们共同记忆的福利院,而世河也在那里找到了他。
两个人能够彼此陪伴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彼此早已习惯了身边有对方。
对遗弃他们的父母不想说太多,更多的只是喜欢他们之间从陌生到熟悉的将彼此当作自己生命中的亲人,不可缺少。
吃面条那里真的好搞笑啊,李光洙真的不是本色出演吗,哈哈哈。
社会里弱小群体彼此陪伴,两个人成为彼此的依靠。
真实事件的改编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主演申河均2000年的青龙电影节最佳男配,2003年釜山电影评论家协会釜山影评奖最佳男主,各种奖项的实力型演员,在这部电影也贡献了精湛的演技另一位主演李光洙,他真的是被综艺耽误的演员,提起李光洙,很多人的记忆还是running man 里那个自带笑点,频频“背叛”队友反被算计的傻男孩。
这部片子我起初是看见李光洙,看见喜剧标签,觉得应该会很不错,可是我没想到这部电影居然骗了我这么多眼泪。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做“责任之家”的福利院,因智力障碍被母亲抛弃的朴东久在这里遇到了肢体残疾被抛弃的申世河,因为母亲去世寄养在亲戚家的申世河被亲人抛弃,两个人因为一场救赎成为彼此生命中的不可或缺。
为了追逐泡泡的东久导致轮椅倒滑,世河掉入河里,但擅长游泳的东久从河里捞出世河,也许那一瞬间世河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东久救赎的不仅仅是世河的肉体,同样他救赎了世河的灵魂。
此后两人互相“利用”,东久照顾世河的生活起居,世河教东久生活交流及回答,两人彼此依赖成长,这平静的生活直到神父去世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世河和东久依靠帮别人提供社会服务证明赚取钱财维持福利院,但这无法阻止福利院拆除的规划,福利院里的朋友被逐一拆散,但东久和世河申请一起生活,在此期间为了能够合法申请到屋子,世河带着东九去参加游泳比赛,意外认识了打工的女孩--美贤,并邀请女主做游泳教练。
可是一切在朝向好的方面发展时暂住在朋友家的两人被东九母亲的到来打破了,东九第一次游泳比赛没能游完全程是因为小时候被妈妈抛弃在游泳馆里,从水里出来后消失的母亲让等待的谎言成了东九的噩梦,在东九成长路上缺席,此时却要求东九和自己一起生活,这未免过于荒诞。
此时生活十年的东九和世河的关系已经胜过亲人,最终这场争执变成了公堂对峙,对簿公堂这段申河均的演技真的太牛了,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因为情绪青筋暴出,他奋力的争取和东九生活的权利,这段看的头皮发麻,可是无数的演练后最终东九居然选择了和母亲一起生活,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东九做了这个选择?
电影有三次递进:第一次的时候是在他们三人一起去看电影的时候,东九自己在抓娃娃,女主推车和哥哥玩的很开心,转过头之后看见美贤推着哥哥玩的很开心,东九也许开始有点动摇“如果没有我推轮椅,哥哪也去不了”的承诺。
此时的东九应该是有些许失落和难过,他开始思考这句话的意义。
第二次是在咖啡馆的时候看见照顾哥哥的老师,东九意识到自己也许不是哥哥的唯一存在条件,更何况此时东九的妈妈出现了,对于东九来说妈妈虽然抛弃他,但只有五岁小孩智商的他可能只有生气没有恨意,他需要哥哥,但同时也需要妈妈。
第三次开庭前和妈妈见面,回头看到和哥哥相谈甚欢的老师以及朋友,也许是那一次让东九下定决心选择妈妈,也许哥哥没有自己也能快乐生活。
这三次情绪渐进的过程我认为李光洙的表演也很到位,每次微妙的表情都很好的传递给观众他的情绪。
和妈妈生活后东九整天郁郁寡欢,在和美贤的一次聊天中,东九得知哥哥在另一个福利机构被人照顾,美贤也没有照顾哥哥,此时正巧赶上妈妈店铺着火,东九自己走失,他推着购物车好像推着哥哥的轮椅走过这条熟悉的路,也许路的尽头有哥哥,他回到了一片狼藉的“责任之家”,但是哥哥却已经不在那里了。
推着购物车走过很多路去找哥哥的镜头处理的太好了,脚下的路一直变化。
东九到了福利院躺在床上看着床头和哥哥、神父的合照,看着星光哭的太让人心疼了,而哥哥那边没有东九之后,新的工作人员也没能尽职照顾他,这里也是前后对比,之前东九会在半夜定闹钟替哥哥翻身,现在东九还是会醒来,但是没有人让他翻身,哥哥那边的闹钟响了却没有人翻身,两人为了彼此都成了生活中习惯。
电影最后哥哥为了去看东九的游泳比赛,他坐在轮椅上在马路中间横冲直撞摔倒在地,但最终还是被人带着赶到游泳馆,而原本游一半的东九也因为哥哥的出现完成了比赛,是因为这次东九等的不是妈妈是哥哥,这里的细节太感人了,哥哥之前在影院对女主说“我们这种人的鞋子永远都是新的”,可是这次为了见东九,鞋子丢了一只,脚也破了。
当然电影里还有很多细节表现令人动容,例如当这些小孩被抓走带到另一个地方的时候,他们四散而逃,可是一句“你好”让他礼貌点头,甘愿被带走,也许因为他们智力不如常人在被教导礼貌的同时无法分辨对象。
好在这部电影是一个好的结局,眼泪也是流的值了。
也许血缘将人们绑在一起,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维系并不只是靠着血缘,这些无法量化的情感能够冲破一切世俗的认知,而这些也是永远无法评估的。
看之前没有想到一部喜剧能将给我这么深的感动,东九虽然有智力障碍,但他却始终保有着那份珍贵的善良。
东九与世河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但他们明白弱者与弱者要相互帮助的道理,并且不放弃的坚持着,正如里面说的“身为人,只要出生,就有活到最后的责任。
”
冲着长颈鹿李光洙来的,没让我失望,很好看的电影。
该片主要讲述了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两个残疾人相互扶持彼此照顾的故事。
哥哥头脑聪明但下半身瘫痪日常只能坐轮椅,弟弟体格健壮但智力却像5岁的孩子,两个各有残缺但又刚好互补的人一起生活,彼此照顾。
哥哥小时候接受不了自己瘫痪,于是选择自杀掉进河里,是傻弟弟不顾一切把他救了上来,从那以后他们两个人就成了成长路上彼此陪伴的家人,不存在谁是谁的拖累,哥哥不能没有弟弟,弟弟也不能没有哥哥,他们早已成为了一个整体,总之是一部包含了救赎,治愈,温馨,搞笑的优秀电影。
电影中,责任之家的神父对被家人抛弃,第一次来到福利院高位截瘫的世河说:“人啊,只要一出生就有活下去的责任。
” 这句话对世河来说无疑是刺耳的,妈妈过世,被家人抛弃的他,一动也不能动苟延残喘地如同废物般的他,有什么活下去的希望与勇气呢?
在一次家庭之月的时候,世河见别的孩子都有亲人们的探望,心底那暂时支撑着自己的勇气忽地散去了,趁着无人关注的时刻,任由轮椅向后后退,直至跌落到湖中。
世河轻生了。
岸上的东九,想也没想就跳下湖中,将世河救了上来。
东九是个有智力缺陷的孩子,智商只能达到5岁。
世河和东九两个人躺在岸边,浑身湿漉漉的,只见东九懵懂的憨憨的笑着对着身侧的世河说道:“哥哥,我们,回家吧。
” 世河看着东九,发自内心的笑了。
他,再次拥有了家。
东九是世河的身体,世河是东九的大脑。
神父曾说:弱小的人要互相帮助生活,弱小的人因为弱小,才懂得帮助他人。
只想着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但帮助他人就不会死。
世河知道,自己和东九在一起,就是彼此的依靠,彼此支撑着活下去的理由。
东九是他的弟弟,他的家人,更是他唯一的家。
经典的韩式煽情电影,但我还是愿意给4星🌟,电影传达的2个观点自己很认同: 1.残疾人需要的是「不被当作残疾人」智力残疾人东九和肢体残疾人世河在一起时,每天都要给世河提供各种基本的生活服务,比如喂饭、帮他喝水、帮他推轮椅♿️,大小便。
这一点,被东九他亲妈诟病,两人在法庭对质时,东九他妈认为世河利用东九智力残疾不懂人事,使唤东九让东九成为自己苦力。
后来,东九被他妈接回家,他妈和他妈的家里人让他坐在店里,啥都不让他做,并且觉得这种「照顾」是东九需要的,但其实东九整个人很无神,目光涣散,精神状态萎靡。
东九前后表现让我联想到那部豆瓣高分榜上经典的法国残疾人电影「触不可及」,里面的残疾人富豪说自己选择黑人当保姆的原因是『他没有把我当作残疾人』。
这点,“我的一级兄弟”也很准确的传达出来了,感动。
2.小时候原生家庭带来的负向影响,成年后可被后天饱满的爱❤️修复东九本身对游泳🏊♀️有热情有天赋,世河希望东九能参加比赛拿到名次,以证明东九可以作为一名成年人独立生活。
一共游1个来回,游过去时东九遥遥领先,但游回来时,东九从水里站起来停下来了,任凭朋友要他赶紧游他也不听。
不过当时电影并没有说明原因,留了个伏笔。
快结尾时,东九在参加第二次游泳比赛。
游回程时又停下了,这时画面切到了东九小时候,在游泳池被他妈抛弃的场景,原来他停下来是要找妈妈,但小时候他没找到妈妈,他妈把他丢在游泳池了,长大了的东九一直记忆这个场景,并且在关键时刻总会浮现出这个画面阻碍他成长,成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
画面从小时候切回了成年东九,这时候东九还在找人,但并他已经不再找他妈了,他现在在找的人是世河!
当他看到世河时,他知道他爱的人爱他的人在前面,他愿意游过去,最终东九成功游过去还拿到了比赛第一名。
成年后,世河用爱修复了他童年创伤,东九终于通过拿到游泳比赛第一名,证明了自己已经独立成人了,感动。
这部电影,传达的价值观,我很喜欢。
dangran电影还有些别的闪光点,大家可以自己再去挖掘挖掘。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马哥(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233258/其实人心都一样爱情也不会永恒不变的但是心怀一颗接受对方过错并忍耐的心那份爱情将永恒不变所以不要对爱情感到失望甚至要爱上对方给你带来的失望我们都是受到伤害的懦弱的存在经常会让他人刚到失望并且自我绝望这时 有人接受过错并理解你的话我们将重新振作并能活下去当你独自感到痛苦时遇到他人 就能相互扶持 相互依靠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很温情。
我总是喜欢这种谈论情感话题的影片。
亲情、友情、爱情。
这部电影夹杂着亲情和友情。
不是说东久的母亲和东久之间的亲情。
我是觉得东久和世河之间亲情与友情并存。
我觉得抛弃孩子的母亲尽管有再大的苦衷,都是没有办法再说爱的。
一个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生活在一起应该是很困难的事情。
世河用尽世俗的办法挣钱养活福利院的孩子们,最后大家去了不同的福利院,他只留下了东久。
因为他最多只能负担得起东久。
可是东久的妈妈找上门想要剥夺东久的抚养权。
东久和妈妈住在一起确实是会比较安全。
可是他的存在好像是一种负担。
东久也需要那种被需要的感觉,才会看到轮椅就想到哥哥。
我喜欢他们坐在一起吃泡面的感觉。
我特别喜欢看韩国影视吃泡面,我觉得特别特别的温暖。
虽然我不喜欢吃泡面,可是他们围坐在一起,就觉得是甜甜的。
真好。
请回答1998里面他们一起吃泡面我也都很想吃,太幸福啦,韩国泡面和中国火锅有同等的意义。
而且东久的一大包吸管好感人啊。
世河太倔了,嘴硬心软。
There! Right! There!
怎麼有兩個。。。
粉嫩粉嫩~~哈哈
当年比较喜欢的欧美青春之一了。
舞台剧和电影的表现手段并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故事走向,不同的演绎给人不同的感受。Personally,我更喜欢这部音乐剧,节奏感更加的紧凑,表现也更加的火热,但有时候故事的逻辑性也有点小Bug,如果对照电影的话。比方说,那咖啡是vivian,而不是warner.,这个细节也体现出对女性的轻视。
随便看看
不错不错。
一部赛一部的烂…
东西方文化差异课上的作业,奇怪的是这一部是并没有显示什么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片子。相反的是,女孩子独立成长史,战败渣男记还是不错的。女人就应该这样的,失恋无所谓,被人怀疑无所谓,我们接着要做的,是用行动证明自己,然后一笑而过。
剧情虽然改的合理了,但好像弱化了女主,前半部分无聊后半部分精彩喜剧,后面的歌很好听我溺爱剧情改编,很喜欢青春校园中声调很高的女声。
这个也就第一部还行了,通篇的粉红色让我真受不了
好可爱啊,认真讲好了不复杂的剧情,这故事好美国梦233。终于get到CB的甜!
虽然女主角不怎么漂亮,还是当时尚片看一看。
中规中矩,剧情有点好玩。女主的人设前期不是很讨喜,后期还行。
Gay or European~~~~chips on you shoulder~~~~~OMGod...Omgod~~~~朗朗上口的好多好多旋律。有爱有爱。而且竟然偶遇Christian Borle,Smash的时候不出彩,没想到这里还挺适合演直男男主的~~~
童话结尾,好人有好报~当喜剧看,还是不错的~~~
可爱!!!女孩子真好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gay or European太经典了
一般
音乐剧果然能将电影版中的尬化解成欢乐,但是欢乐之外歌曲本身基本没有能记住的旋律,当然除了已经出圈的gay or European,想当年还是从versailles同人视频里知道的,就觉得很好笑。另外比影版带来更多满足感的当然是学长甜甜的男友力和爱情线!此处插入八卦:Christian Borle原来是Sutton女神的ex哦!作为Reese小粉,个人觉得不如电影之处当然是女主没有当年的Reese那么甜妹,不过唱跳来说当然很是很棒的,虽然我们Reese当然也超能唱的!同样觉得当年的Alli Mauzey肯定会是很好的Elle Woods,因为她的Glinda就是有这样甜甜的pink power啊!